顯示具有 《新聞》買賣-行情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新聞》買賣-行情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12/15

2008年房地產十大新聞出爐

2008年房地產十大新聞出爐

‧蘇啟榮 2008/12/15

今年房市價量呈現暴熱暴冷的倒V型走勢,上半年沉緬在兩岸開放的美夢,下半年隨即捲入金融海嘯的惡夢當中,不過在2008年房地產寫下許多記錄,包括預售案喊價每坪破200萬元,土地價格、容積單價都在今年創下新高,2008堪稱房市的紀錄年。至於2009年房地產發展會如何,信義房屋企研室綜合出10大現象或趨勢,其中包括預期房市下半年比上半年好、交易量將持續盤整下修、房價將受失業率與股市牽動、土地進入買方市場等。

觀察今年房市,可歸納10大重要大事紀:

1.土地價格紀錄改寫聯勤信義土地2度轉手、遠雄買下A1、台壽保標下國華總部大樓,分別寫下台北市單筆最高額交易、住宅區最高價土地、與土地單坪最高價的 「2008年房地產障礙」。2008年房市寫下許多紀錄,包括住宅區土地創新高、單筆最高金額交易、土地金額最高紀錄。其中住宅區房價創新高,是在7月下旬新光集團標售聯勤信義土地,最後由私人合作出資,以總計約101億元的高價,標下聯勤信義2490坪土地,換算住宅區每坪土地成交金額高達407萬元,換算該基地基準容積換算每坪接近145萬元。

而單筆最高交易金額,則為遠雄集團以將近130億元天價,買下信義計劃區A1昌軒的土地與未來建物。至於土地單坪交易金額最高,則是由台灣人壽以53.7億元,買下位於中山北路的國華人壽總部大樓,基地面積包含商業及部分住宅用地共894坪,換算土地每坪成交600萬元,而基準容積單價更高達150萬。

2.豪宅建案單價喊上兩百:隨著兩岸三通預期、眼看香港、新加坡豪宅為台灣兩、三倍,建商也想趁勢推出國際級豪宅,五月起,北市頂級豪宅個案喊出兩百萬的單價。而眼看豪宅行情大好,信義計畫區亞太商務會館一度開價199億。房市選後噴出行情,讓不少建商打算趁此波熱潮好好乘勝追擊,甚至對外開出每坪200萬元的「跳空天價」。像這類過度樂觀的舉動,連帶周邊屋主心態也水漲船高,對於後市造成交易量縮的反效果。

3.億元產品先盛後衰:上半年選舉熱潮,億元產品熱賣。億元店面產品如忠孝東路四段店面、士林夜市透天店面;億元豪宅產品,除了傳統的豪宅區段如信義計劃區、大直、大安、中正、天母等地外,市中心非豪宅區段也出現喊價上億元的新案。下半年房市急速轉冷,上半年熱門的上億元產品,因「大船難調頭」,而接手買方少。

4.房價泡沫說促使房市降溫:政大學者在4月底提出房市破沫說,讓大家正視房價上漲,經濟基本面無法跟上的問題,促使激情的房市先行降溫。而在泡沫論後,剛好碰上連串的銀行倒閉、國際大型壽險業請求紓困的重大經濟風暴,國內外股市一洩千里,連帶房市交易量急速萎縮。

5.台商、外僑返台置產熱潮,雖說買在高點,相對躲過金融風暴。

今年年初的台商鮭魚潮前所未見,許多案場還出現香港口音的投資買方,這些台商、外僑在年初積極買進,到現在平均房價下跌約一成到一成五左右,與金融商品相比,房地產仍具備保值效應,進場的台商,相對逃過今年此波的金融大風暴。

6.陸資參訪團接連來台,層級提升:今年兩岸關係大幅改善,不少陸資隨小三通及直航到台灣參訪,其中以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萬通地產董事長馮侖、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等人的參訪最為指標。這些參訪團於3月底總統大選後造訪台灣,曾炒起一波陸資熱,之後更傳出國內大型建設公司打算與中國大陸碧桂園主席楊國強,洽談投資國內的不動產,但至今都未傳出進一步具體進度。

7.鋼筋價格暴漲暴跌:今年上半年延續原物料飆漲的走勢,加上北京奧運的效應,致使原物料產生預期與追價囤貨心理,鋼筋也因此需求大增,每公噸飆漲至35000元,但隨國際鋼筋行情崩盤、國內實際需求萎縮,鋼筋價格腰斬,跌落至每公噸15000~18000元。

在鋼筋年初飆漲時,剛好給開發商有「反映」建材上漲的理由,不少個案搭順風車調漲售價。但營造廠卻是經營壓力倍增,營造工會今年嚴重抗議鋼筋價格飆漲,甚至揚言罷工、開工程車上街頭,所幸近月鋼筋價格回落後,讓營造廠可以鬆口氣,甚至有賺錢的契機。

8.小宅成交比例續創新高:受到房價高漲影響,標準3房產品在台北市價格直線攀升,公寓產品近月平均成交價格漲至800萬元,大樓產品總價平均房價也要1400萬元,台北市首購族購屋門檻高,加上少子化影響,部份民眾轉向小宅市場,根據信義房屋統計資料發現,2002年台北市購買2房以下的比重,僅有22%,今年第3季已上升至35.8%,且有逐季增加的跡象。

9.高雄紅橘線通車。

今年3月9日高雄第1條捷運線紅線正式通車,加上9月東西向的捷運橘線也完工通車,讓高雄的交通邁入新紀元。不少投資客期待台北的捷運效益可以在南部上演,未料短期間捷運並未改變高雄市民的通勤習慣,加上油價近期暴跌,原本依賴機車或汽車通勤的高雄人,反而覺得搭乘捷運沒比較划算,讓高雄房市的捷運效益不如預期。隨高鐵南下卡位高捷周邊房市的台北客,除早年卡位到店面產品之外,其餘投資並未明顯獲利。

10.政府救市,房貸政策急轉彎:馬政府為了兌現選舉時候的承諾,不僅推出2000億元的新版優惠,還推出史上最優惠的青年安心成家方案,提供200萬元的前2年免息優惠房貸,其中2000億元的優惠,的確在第4季發揮刺激房市的效果,尤其對低總價的購屋族,減輕不少房貸壓力。

<2009年房地產8大展望>

1.2008年全國房市買賣交易件數粗估約38萬件,2009年若無重大利多刺激,預估在房市買賣雙方價差空間拉大,經濟狀況指標回溫之前,2009年房市交易量持續低檔盤整。

2.房價須觀看兩大指標,高總價房市看股價指數、一般住宅房價須看所得及失業率,由於富裕階層在今年的金融風暴中,資金受傷慘重,影響高總價產品的交易量與價格,預期高總價產品房市將與明年股市表現息息相關。而一般民眾有關的住宅市場,則與民眾的實質收入關聯較大,今年的無薪假與高失業率等衝擊,勢必影響民眾購屋意願,2009年需觀察失業率是否止穩,進而讓民眾更有購屋或換屋的意願。

3.利率可望持續走低,房貸戶有喘息機會,國際出現競相降息風,央行今年初為了控制通膨,採取升息與放手讓台幣升值,但下半年情勢大逆轉,各國央行降息又快又猛,預期明年降息走勢可望延續,對於背負房貸的民眾是一大福音。

4.2009年從地價推動房價年代,跨入房價帶動地價修正的年代,從聯勤土地在2006年高價標售開始,開始進入地價推動房價上漲的年代,2008年上半年台北市住三的土地,出現非傳統的豪宅區段,卻標售每坪200萬元的行情。建商為反映土地成本,房價直直攀升,但現在房地產銷售率下滑,土地價格開始回落,有建商喊出準備現金在明年下半年來買土地,2009年土地逐漸進入買方市場。

5.2009年房市無疑是個買方市場,2008年下半年房市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跡象愈來愈明顯,但部份賣方心態仍高。加上政府近期推出延長寬限期、還款期限等措施,雖然可紓解屋主短期財務壓力,但買方已經明顯縮手,出價保守。餘屋量大的區域,明年交易將由買方主導。

6.新成屋持續流入,原本2008年就是新成屋交屋年,但部分屋主還未認清房市的激烈轉變,預計明年對於價格可能不再高度堅持,加上持續有新成屋釋出,明年新成屋勢必對於成屋或預售市場造成排擠效應。

7.2009年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今年下半年房市急速轉冷,造成買賣雙方對價格認知差距擴大,預期明年上半年經濟景氣仍在探底,加上房市需要時間去拉近買賣雙方對價格的認知差距,預估經歷半年時間的盤整,下半年房市交易應會較上半年熱絡。

8.內湖捷運線通車。串聯2大園區的捷運內湖線,帶動近年內湖房市價格飆漲,2009年中就要正式通車,屆時與捷運木柵線相連接,成為貫穿文山區、大安區、中山區、內湖區、南港區的重要捷運幹道。

9.新興重劃區步入成熟期。近年房市火熱的重劃區,都陸續邁入開發成熟期,包括南港重陽重劃區、三重富貴段重劃區等,明年內湖五期重劃區也有先前預售大樓將陸續交屋,台北縣備受矚目的副都心與頭前重劃區,可望進行開發推案,不過目前預售案房市轉冷,可能打亂開發商在重劃區推案腳步。

10.兩岸關係與政策成效檢視年。政府積極改善兩岸關係,今年已經達成兩岸直航的政策,明年則有遺產稅降為10%等重大政策,屆時對於國內經濟或房地產有正面效益仍有待觀察。

2008/12/12

台中地王 新光三越現值未漲

台中地王 新光三越現值未漲

【經濟日報╱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 2008.12.12 10:12 am


受到房地產景氣低迷影響,台中市98年土地公告現值平均漲幅只有1.43%,創近五年來新低;位於七期新市政中心的新光三越百貨台中店,儘管是第三年蟬聯台中「地王」寶座,但土地現值並未調漲。

台中市98年土地公告現值11日出爐,值得注意的是,新光三越百貨台中店公告土地現值並未調漲,每坪單價57.85萬元。據了解,市政府主要考量房市不景氣,並減輕建商稅賦壓力,決定維持與今年相同的水準。

至於台中市最高區段地價,落在西屯惠國段惠中路、惠來路、市政北七路及台中港路間的範圍內,每坪土地單價57.85萬元,與去年相同;最低區段地價則在北屯的大榮、大昌段地度較陡地區,每坪土地單價只有1,322元

台中市地政處長曾國鈞表示,如果扣除即將交地的12期重劃區,及水湳經貿園區兩塊區段,台中市明年土地公告現值漲幅將只有0.18%,幾乎呈現成長停滯狀態。

今年台中房地產景氣從520之後急凍,建商推案也跟著縮手,預估全年推案金額只剩約800億元,與原先預期的少一半。展望明年,台中市建築開發公會理事長賴源釗預估,全年推案金額可能縮水至500億元,重回921地震後的水準。

賴源釗指出,由於目前中部預售及成屋市場交易陷入停頓,建商推案意願低落,市場供需趨於平衡,房價還不致下跌。

台中市98年土地公告現值昨天評定,在全市3,243個區段中,有高達95%的區段未作調整,上漲的只有4.5%,下跌的僅約0.5%。八個行政區域中,西屯區上漲2.35%居冠、北屯區上漲2.35%居次,北區則是唯一下跌的行政區,跌幅0.02%。

【2008/12/12 經濟日報】

北市地王 新光摩天樓11連霸


北市地王 新光摩天樓11連霸

【經濟日報╱記者楊文琪/台北報導】 2008.12.12 12:46 pm


台北市政府地政處11日公布98年公告土地現值,平均上漲2.61%,漲幅較去年的6.69%縮減許多,更是近五年來幅度最小的,北市地王依舊是新光摩天大樓,公告現值每坪338萬元,連續11年蟬聯地王寶座。

98年台北市公告地價上漲幅度最大者,為福林路士林官邸旁北側,97年公告土地現值每坪9.2萬元,98年上漲至33.8萬餘元,上漲幅度高達267.21%,主因是過去該地區屬於保護區,進行區段徵收與都市計畫變更後,土地價值提高,故公告土地現值大幅上漲。

而地價上漲幅度居第二與第三者,也是位於士林官邸附近,靠近泰北中學、雙溪公園一帶,原因同樣是過去屬於保護區,經區段徵收與都市計畫變更後,公告土地現值分別大漲170.85%與153.77%

台北市政府地政處長黃榮峰表示,96年第四季及今年第一季,台北市整體房地產市場在價、量上,均呈穩定緩步上揚趨勢,且於總統大選後,預期政經環境會轉好下,房地產買賣交易量更是大幅上漲。

不過,今年第三季後受到整體經濟不景氣,消費緊縮的情況下,房地產交易縮減,第三至第四季間房地產交易急凍,預期第四季將會下跌,北市部分商圈受景氣影響,商業活動萎縮,地價也出現下跌,其中天母商圈最為明顯,公告地價較去年下跌0.5%至1%。

98年地王則由台北新光摩天大樓蟬聯,97年公告土地現值每坪336萬餘元,98年上漲至338萬餘元,漲幅0.4%。而信義計畫區內的台北101大樓,97年公告土地現值為每坪297.5萬元,98年漲至300.8萬元,上漲1.11%

【2008/12/12 經濟日報】

2008/11/28

房價信心指數創新低 張金鶚:還會跌三成

房價信心指數創新低 張金鶚:還會跌三成

【網路地產王╱賴淑惠/台北報導】 2008.11.28 11:17 am


景氣急凍,房價信心指數也創下新低!根據國土規劃中心及不動產資訊中心公佈的最新調查顯示,今年第三季的整體購屋者房價綜合信心指數為56分,是91年第二季開始調查以來的最低點,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認為,台北縣市的房價還要再跌3成左右,而以去年底為起點,房市衰退期恐怕還要5~7年!

■ 買賣價格認知落差大 議價空間下探三成

雖然市場冷颼颼,剛出爐的調查卻發現,平均搜尋看屋時間,從上季的5.7個月,延長到6.2個月,但目前房市成交的議價空間,卻只有一成上下,與目前的景氣現況有明顯落差,導致房市買氣不振,張金鶚評估,「接下來連台北縣市都有可能下修到3成左右!」

房價居高不下,議價空間不足,調查顯示,購屋者期望的購屋價格落在300~600萬,但目前市場成交均價卻高達636萬,買賣雙方對價格的落差,成為目前房市急凍的關鍵因素。

■ 購屋族看衰房市 優惠房貸僅治標

調查也顯示,七成以上的已購屋者看跌明年同季房價,未來購屋主力的搜尋購屋者,更有八成二看跌本季房價,相較上季的四成一,大幅增加了將近一倍之多,創下91年第二季以來的新低點,可見這群潛在購屋族的消費信心降到谷底,未來購屋意願也大受影響。

此外,有近半的搜尋購屋者認為,政府優惠房貸對購屋意願有很大影響,只有23%的消費者表示,購屋意願完全不受優惠房貸影響,而已購屋者的購屋壓力指數1.88,與搜尋看屋者1.99的壓力指數,較上季也呈現略減趨勢,這可能也是受到房貸利率降低的影響,不過張金鶚提醒,房貸減息只能治標不治本,現階段的問題在於房價依然過高,消費者現階段要購屋,還是應該三思而後行。

■ 政策救房市?張金鶚:不如資助租屋族

而政府祭出八大方案救房市,在張金鶚看來,政策的干擾,反而讓第四季仍止不住下跌力道,原本將走衰3~5年的房市,可能延長到5~7年。張金鶚分析,政府端出的政策利多,全都衝著建商而來,一般購屋的消費者根本未蒙其利,反倒因為建照延期、利率下修等政策,讓建商有更多子彈撐住房價不降,讓消費者購屋信心大跌。

「最壞的時間還沒到!」張金鶚建議購屋族,後年才是購屋最佳時機點,而調查顯示,有四成的人則選擇暫時租屋,還有四成的人自認買不起房子,因此,張金鶚認為,政府與其搶救建商,還不如將錢拿來補助真正弱勢的租屋族,否則只白白圖利建商,有失社會公平正義。

網路地產王www.vrhouse.com.tw

【2008/11/28 網路地產王】

總統認房價過高 房仲:下修救房市

總統認房價過高 房仲:下修救房市

【網路地產王╱姜宇凡/綜合報導】 2008.11.28 11:17 am


總統馬英九26日公開表示,想要拯救房市,不能光靠政府,尤其有些人對於台北市過高的房價頗有意見,希望市場共同努力,房仲也認為,房價必須依循市場機制下修,增加消費者購屋意願,才能度過這波房市危機。

根據信義房屋的成交資料,第三季的台北市市中心中古屋平均房價,比起第二季下降了約5%~7.8%,十月份部份區域房價降幅更達一成以上,每坪價格平均下滑約4萬元,相當程度地反映了房市現況。信義房屋發言人陳文祥表示,過高的房價將明顯削弱實質自住需求者的購屋意願,加上房地產的就業人口與產值極大,萬一爆發危機,國內經濟將會雪上加霜,唯有依循市場機制適度調整價格,如此才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同,增加其進場購屋的意願與能力。

住商不動產總經理陳錫琮也認為,只有買賣雙方的價格差距拉近,讓觀望的購屋族願意進場,交易量增加,房市才能在落底後攀升,否則市場在濃烈觀望態度瀰漫下,這個冬天恐怕會過的更漫長。

網路地產王www.vrhouse.com.tw

【2008/11/28 網路地產王】

7成看跌》房價信心down到新低

7成看跌》房價信心down到新低

【聯合報╱記者陳培思╱台北報導】 2008.11.28 11:17 am


民眾對於房價的信心跌到谷底,國土規劃及不動產資訊中心27日公布第3季住宅需求動向調查,5大都會區整體購屋者綜合信心分數只有56分,創下開始調查的6年以來新低;大幅看跌今年和明年同季房價比率,也創調查以來新低。

調查顯示,未來最可能會買房子的購屋搜尋者,信心分數只有51分,低於已購屋者的60分;在所有都會區中,台北市的購屋搜尋者信心分數尤其低落,下滑到只剩40分。

房價信心滿分是100分,代表對房價看漲和看跌比率一樣;若低於100分越多,則代表看跌的人越多。

調查中也顯示,無論是已購屋者或購屋搜尋者,都有超過7成認為未來房價看跌;認為會「大幅看跌」的比率,都是調查以來最高,攀升到兩位數。

其中,購屋搜尋者有82%看跌今年房價,看漲的只有4%;如果拉長到1年來看,仍然有77%認為明年房價會繼續跌,只有6%認為房價有漲的空間。

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表示,SARS期間房價信心指數還有90分左右,現在卻不到60分,顯示出需求對現在房價支撐力道不足,房價面臨下修壓力,扣掉今年第1、2季受到選舉干擾,第3季開始,市場已經回到從去年第1季後逐漸下滑的趨勢。

根據調查,中古屋議價空間為11%,新成屋議價空間增加至9%,但仍然維持1成左右,沒有太大變動。張金鶚認為,議價空間結果出乎意料,但也顯示出房價到底有沒有鬆動,仍然是個問號。

他指出,台北市這幾年,房價從每坪30幾萬元急漲到現在50幾萬元,遠高過國民所得漲幅,以今年中的研究來看,台北市房價泡沫是38%,因此房價修正至少應該3成也不為過。

【2008/11/28 聯合報】

張金鶚:應先汰弱擇強 再去救

張金鶚:應先汰弱擇強 再去救

【聯合晚報╱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2008.11.27 04:00 pm



沒證據顯示房地產業是火車頭產業

繼DRAM、汽車產業之後,政府緊接著著手救房市,不過張金鶚表示,根據他20多年對房地產業的研究,沒有證據顯示房地產業是我國的火車頭產業,他也再次批評政府救房地產措施,認為應該先讓市場汰弱擇強,等到體質健全之後政府再出手。

政府緊急推出八大措施救房市,張金鶚今天上午表示,根據他20多年長期的研究報告來看,房地產並非火車頭產業,因為火車頭產業必須「向前」和「向後」的關連性都很強;但房地產業向前和向後的關連性,都只能算是「中等」而已。每個產業都自認為是火車頭產業,希望政府另眼看待,但是房地產落後總體經濟一年多,有沒有領先帶動效果,因此沒有證據說房地產業是火車頭產業。


留存下來優良建商 政府去救才公平

張金鶚表示,國內有六成建商是「一案建商」,顯示房地產業良莠不齊,在市場反轉的情況下,剛開始應該讓市場機制發揮,淘汰良莠不齊的建商,3、5年後市場機制調整好,產業健全之後,留存下來的是優良建商,政府才要去救,這樣才算公平,不是一開始就救,否則可能全民皆輸,根據過去經驗,房市下修整理需要3-5年,甚至5-7年才會落底,張金鶚表示,「快一點反應,市場才能趕快復甦」,若因政策干擾延緩,反而讓房市陷入拉鋸戰,落底時間會往後延,進而影響購屋者對房市的判斷。

【2008/11/27 聯合晚報】

2008/10/09

金融海嘯沖擊 北市九月成屋開價調降5.6%

金融海嘯沖擊 北市九月成屋開價調降5.6%

‧聯合理財網 2008/10/05

下半年起房市遭受一連串利空訊息的衝擊,買氣逐月降溫。雖說內外景氣明顯走弱,不過在七、八月份多數的屋主,仍舊期待能夠搭著慶祝行情的尾巴,賣一個好價錢,銷售開價普遍居高不下。然而九月份雷曼事件所引發的金融海嘯,沖擊這僅剩的期待,加上連續兩、三個月買方看屋及出價意願大幅縮減,賣方銷售開價正式調降。根據信義房屋統計,台北市九月份住宅成屋委託單價每坪為45萬元,相較八月份調降5.6%,回到了選前的開價水準。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主任蘇啟榮表示,房價反應不像股價那麼敏感,通常是「量先價行」,因此當六月份房市反轉之後,交易量雖說立即下滑,不過價格卻不會馬上作出反應。尤其七月份開始,新政府陸續展開選前的政見,包括包機直航、放寬觀光人數,鬆綁兩岸投資限制以及擴大內需等計畫。這些利多政策,理所當然成為賣方堅持價格的主要原因。在房市剛反轉的這兩三個月當中,多數屋主認為房價有政府的利多政策在「護盤」,不用太擔心。甚至部分市中心地段的房子,賣方價格還持續上調,因此一直到八月份,北市住宅成屋銷售開價反而來到每坪47.7萬元的水準,比起選後的價格還高。

不過,面對外在景氣的急遽轉變,加上新政府仍處於熱機狀態,所推出的利多政策難以抵擋接踵而來的壞消息。包括七月起油電價格的正式調漲,將物價指數拉到1995年以來新高,形成薪資負成長的效應,讓受薪階層在規劃購屋預算上更為謹慎。同時七月中旬的二房事件,再度引發次貸等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危機,導致全球股市走跌。而跌跌不休的台股,也就成為重擊房市信心的關鍵因素。

520之後在內外景氣轉壞之下,台股走勢如同溜滑梯般一路下挫,直到七月中旬爆發二房事件為止,台股跌了2600點。蘇啟榮表示,股市持續探底反應景氣前景不明以及投資環境的惡化,連帶影響房地產的投資交易,而在股票市場受創最重的莫過於中產以上階層。因此在股票市值蒸發的過程中,高總價產品買氣也隨之銳減。根據信義房屋成交資料統計,北市總價在2000萬以上的產品交易比重,在選後四月份接近18%,而目前只剩下不到12%的水準。

不論一般受薪家庭或是中產以上的購屋者,經過這兩三個月的景氣震撼教育,放緩購屋腳步,出價顯的更為保守。而賣方則是冀望這一波修正僅是短期現象,過了陣痛期就恢復正常,開價也不肯讓步。因此第三季房市可以說是不僅「買方在觀望,賣方也在觀望」,形成雙方互測水溫的現象。至於造成賣方銷售價格居高不下的,還有一個原因是試賣屋主的增加。蘇啟榮表示,由於選後房價出現大行情,讓擁有閒置資產的屋主視為增加財富的好機會,而產生售屋的想法。由於這類屋主是抱持著「賣賣看」的心態,因此並不會隨著市況走弱而調降價格;尤其市中心地段更是明顯。

不過,本月雷曼事件爆發之後,再度掀起另一波股市的探底,也產生景氣將延後復甦的疑慮。此時不論什麼利多政策,僅能勉強達到防禦的支撐效果,而難以重新帶動資產行情。而經過這一波金融海嘯的沖擊之下,北市成屋的開價水準也正式調降。除了成屋市場之外,部份建商正視到房市景氣降溫,從善如流調降預售案的開價。信義代銷協理何胤諭表示,928檔期推案量的不如預期,的確是有些建案「以拖待變」,打算市場回溫後再行推出。至於新推的個案或銷售中的案子,近來多多少少在價格上做出讓步。尤其從近期熱賣的幾個案例來看,只要開價趨近市場行情的預售案,人氣、銷售狀況都還不錯。

面對景氣走弱、股市跌深、內需不振等多項挑戰,政府不停的提出解決方案;在有關房地產方面,除了日前的2000億優惠房貸之外,9/25日央行理監事會也出乎意料的作出調降重貼現率半碼的決議,這是自2003年6月以來的首度降息。對房貸戶來說,房貸利率過去一年多來的緩升走勢暫時告一段落,解除房貸支出不斷增加的疑慮。

包含七月份以來以來,政府從兩岸開放、擴大內需到現階段以提振產業景氣為主的相關政策,反映出不僅僅是房地產,而是整個經濟環境都處於盤整階段;因此年底前的傳統旺季的效應或許將打折扣,第四季國內房市立即回溫或許並不容易。但是在銷售開價調降、賣方釋出善意之下,有助拉近交易雙方價格差距,接下來市場可望擺脫第三季交易清淡的窘境。

出處:信義房屋 2008.09.26

9月房市交易較8月衰退 颱風導致買氣遞延



9月房市交易較8月衰退 颱風導致買氣遞延

‧聯合理財網 2008/10/06

房市9月連續經歷風災襲擊,加上華爾街5大投資銀行接連發生財務危機,導致9月房地產交易量較8月萎縮超過1成,但實際上在9月最後1周,看屋民眾數量並未衰減,9月29日這個意外的假日,更蹦出潛伏已久的買氣,顯見假日連續來襲的颱風,反倒讓房市產生遞延買氣,加上9月22日行政院2000億元優惠房貸上路,10月房市可望止穩。
8月受到傳統鬼月影響,且台股表現不佳,房地產市場交易冷淡,房地產業者多寄望於9月能止跌回穩。雖然政府積極提振國內景氣,推出2000億元新版優惠房貸,已於9月22日正式上路,利率補貼額度達0.7%,且可回溯半年;而央行於26日宣布調降利率半碼,對房貸戶每月減免的利息金額不高,但卻是利率持續調升5年以來,首度調降,宣示利率不再走升的意味濃厚。

眾多利多的加持,卻無法抵擋全球性景氣下滑的疑慮,9月份的全球經濟情勢依舊悲觀,而二房事件及雷曼兄弟破產引發全球金融海嘯,直接衝擊台股與造成房市交易遲緩,統計至9月底的房市狀況,整體房市交易件數已連續5個月呈現下滑。

原本市場預期9月房市交易量能較上月回溫,但9月有3個颱風都在假日侵台,干擾房市交易市況。且連月的交易量緊縮,刺激部分賣方願意在價格上讓步,信義房屋統計,大台北地區成交行情從6月後已有鬆動盤整跡象。

最新成交資料發現,台北市9月住宅平均成交單價每坪37.02萬元,較上月微幅下修0.19%,北縣也微幅下修0.31%,每坪成交19.15萬元,住宅價格持續呈現區間盤整格局。但交易產品比重卻有明顯改變,以北縣為例,住宅物件成交比重較8月增加,商用的店面、辦公室成交比重,皆呈現向下修正,顯在現在已是自住客當道,投資客呈現觀望或退場。

信義房屋專案經理李健銘指出:「國際經濟前景不明,加上今明兩年已邁入預售完工高峰期,一級市場將出現新成屋與預售屋競價狀況,在內外多重利空因素夾擊,投資性買盤應會陸續退場,非急迫性自住需求買方則持續觀望,再加上賣方委售開價,從9月開始出現修正跡象,短期內房價應會持續盤整。」

不過,目前台灣利率仍位於低檔,雖然央行過去5年內持續升息,但為提振國內景氣,9月已首度調降貼放利率,短期利率應能止升回穩,若搭配政府2000億元新版優惠房貸,氣候又能維持正常,10月房市交易應能較9月回溫。

雜誌精選》次級房貸風暴在台灣出現蝴蝶效應?

雜誌精選》次級房貸風暴在台灣出現蝴蝶效應?

【聯合新聞網╱田昕】 2008.10.08 04:08 pm


從事房仲將近3年的業務員小吳,談到現在的客戶就一肚子委屈,有部分賣方老是覺得明年經濟可能好轉,房價還會再漲,開高的房價怎麼也不肯降價,但買方又覺得現在市場買氣差,價錢應該可以多砍一點,甚至有客戶直接從7折開始殺,買賣雙方怎麼兜不攏。

但像小吳這樣情況的業務員不少,房仲店裡氣氛可以說是懶洋洋,在大台北地區甚至已經有店頭三個月沒有成交任何一個案件,不少人說,「現在的買氣比SARS還差。」

從美國次貸風暴吹起後,英國、西班牙、上海、北京、大都會區的房價,先後開始回跌回檔,這股冷風也吹到台灣房市,從5月中旬起成交量一路溜滑梯往下滑,議價空間也逐步擴大,看來,房市冷氣團持續發威暫時還不會減弱。

大環境不佳 房市溜滑梯

美商ERA易而安不動產市場行銷顧問張欣民指出,到年底前的房市表現,將是這波房市景氣是否宣告結束的關鍵時刻,走多或走空,完全要看三大指標:台灣股市、國際油價及通貨膨脹率。

去年這個時候,美國次貸風暴剛吹起,房市表現稍微遜色,明顯是受到美國股房二市衰退的衝擊,現在房價高檔盤旋、市場供給仍高、國內經濟及股市展望不佳、美國房市風暴尚未結束、國際油價後市多空不明等,如果外在大環境沒有好轉,張欣民認為,台灣房市未來難有表現。

7月的交易量,從預售案到中古屋都不怎麼好看,房仲業績大約又往下掉了一成左右,而預售案成交數字,更是被形容只有「0與1的差別」。

根據永慶房仲集團的成交資料統計,大台北地區中古住宅市場,4月份開始交易量連續四個月往下跌,和3月交易爆量的高點相比,7月的交易量不到一半,大概只剩下四成,往中南部走,市況也是一樣清淡。

不僅中古屋,預售屋也好不到哪裡去,可以說是全台灣房價支撐力道最強的台北市,今年第二季推案單價也比前一季小幅掉了5千元,從每坪62.3萬元滑落到61.8萬元,雖然幅度不大,但卻是台北市房市榮景後,三年來第一次下修。

信義房屋企研室主任蘇啟榮指出,今年3、4月份房市那一波激情演出,是「意外的榮景」,從6月份起,國內房市已回歸常態,前波房市反彈走勢也正式宣告結束,現在則是慢慢回到理性基本面的常軌上。

現階段全球景氣走弱,是市場共同認知,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也會受到挑戰,未來房市到底怎麼走,還是得看台灣經濟是否能逆勢突圍,蘇啟榮說,雖然政府逐步鬆綁各項正策,但要等到具體成效,仍然需時間醞釀,最也要到年底,才有可能反應在實質經濟數據上,但今年第四季房市應該會比第三季來的穩定。

景氣反轉多久?

但目前房市低溫要要持續多久?樂觀的一派認為,明年台灣房市就有機會擺脫這股低迷,持悲觀意見的卻覺得,房市反轉,可能會走個三、五年;人人有看法,個個沒把握,但至少普遍的共識:今年第三季是好不起來了。

被認為提出「泡沫說」重擊房市的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表示,數字會說話,「不是數據造成房市反轉,是數據顯示出房市已經要開始反轉,」他指出,從去年下半年,連續幾季的價量表現,已經確立房地產市場反轉態勢,而今年4月以後的房市表現,則是因為過分期待三通後產生的失望性回檔。

熬過這個冬天,明年就可以等到春燕捎來好消息?張金鶚指出,就現階段來看,市場只是在修正交易量,隨著議價空間擴大,未來價格就會開始動,預期明年價格下修最明顯。

他分析,從過去台灣房地產30多年的經驗來看,每次擴張期大約都是兩到三年,但回檔修正,收縮期至少都要7年,甚至超過10年,這波房地產復甦從2003年開始,復甦期長達4年,但去年開始反轉到現在也不過一年,未來只少還需要三到五年時間修正。

但台灣房屋首席總經理彭培業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覺得「台灣房市還有三到五年不景氣」的說法太沉重,時空背景不同,台灣房地產已經從封閉走向開放,早就可以打破「七年一次循環」的論點。

中信房屋副總經理劉天仁也比較樂觀,認為雖然交易量持續往下掉,但7月下滑的幅度已經小於6月,量縮力道減弱,「房市已經在U型曲線築底了,明年年中就有機會可以回溫,」再加上建材成本攀升、精華區土地取得成本也越來越高,「都會區房價沒有掉下來的機會。」

【財富人生第29期 2008年9月號】

【2008/10/08 聯合新聞網】

20年來最冷 天母商店空置率達兩成


20年來最冷 天母商店空置率達兩成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2008.10.07 03:02 pm


景氣冷颼颼,店面「倒」聲隆隆,天母最是明顯。商仲業者近日調查包括北市中山北路六、七段、天母東、西路及忠誠路在內的天母一級大馬路店面,到處可見空租,平均空置高達兩成,居北市各商圈之冠,也是20年來所僅見。

欣元商仲總經理焦文華表示,由於空置率大增,天母店面租金行情也從去年一路溜滑梯,目前跌幅已達10~20%,由於還是很多店面租不出去,他預估租金還會持續向下修正。

天母商圈一度是北市頂級商圈的代名詞,在高級住宅林立、外籍人士聚集之下,高消費、高品味的餐飲及精品店面群聚於此,也帶動當地租金行情,去年最高時,曾到一坪6~8000元的租金行情。

但欣元商仲針對區域最具代表性的六個路段,包括天母東、西路、忠誠路一段、天母北路及中山北路六段、七段,以面寬3米5以上的有效店面進行調查,現在慘不忍睹,昔日熱鬧的天母東、西路就有高達30間店面現在空置,中山北路六、七段上,也各有十多間店面高掛待租字條,鐵門深鎖。

焦文華表示,天母店面商圈會如此急速沒落,除了景氣因素外,區域百貨公司過多 (含SOGO百貨共有四家),店面難經營,租金過高、商家無法生存、外僑人口外移明顯以及交通動線不佳,無規劃捷運站都是主因。

他表示,比起去年,目前屋主平均降幅已達1~2成,但即使如此壓低租金,也未必能順利出租,這是20多年來不曾見過的現象,如此龐大的空置店面,預估至少需2~3年時間,才能順利去化。

【2008/10/07 聯合晚報】

2008/10/02

價量都跌 九月房市今年最慘


價量都跌 九月房市今年最慘

【聯合報╱記者陳培思╱台北報導】 2008.10.02 10:20 am

中古成屋市場連5個月交易量萎縮,9月連續3個周末的颱風,更吹走了業者期待的成交量,交易量比起8月又再衰退超過一成,是今年以來最慘。

房市交易量從6月起一路下滑,大台北地區房仲加盟店頭本來平均維持20人的人力,從6月市場買氣急轉直下後,現在店裡常只剩下店長和秘書,不少店頭營業額掛零,原本業者期待9月交易狀況回升,但偏被颱風打亂。

台北市9月中古成屋平均成交單價為每坪37.02萬元,比8月微幅下修0.19%,台北縣也下修0.31%,成交價每坪19.15萬元。

信義房屋專案經理李健銘指出,國際經濟前景不明,加上今明兩年邁入預售完工高峰期,新成屋將和預售屋競價,國內外多重利空夾擊,投資性買盤退場,非急迫自住需求買方持續觀望,短期內房價應會持續盤整。

往南走,9月台中市中古成屋交易平均成交單價為8.1萬元,比上月下跌7%,成交量比8月萎縮了2成;而高雄市交易量仍是持平,價格還是維持在每坪9.0萬元。

永慶不動產董事長廖本勝表示,經歷連續3個月房價修正後,台中市賣方願意降價求售,買氣有逐漸回籠的現象;高雄地區主要成交量落在中低總價產品,高總價產品交易仍然停滯,主要因為買賣雙方在價格仍沒有共識。

住商不動產董事總經理陳錫琮表示,市場上確實出現承受不了利息壓力,或是資金周轉不靈而降價求售的賣方,在開價上,都會中心區在開價上約比之前略為鬆動5%到10%,都會週邊或是餘屋壓力大的區域,開價比去年低了一成以上。

中古成屋市場交易量依舊疲弱,928低迷的市場氣氛也讓建商推案態度更保守,住展雜誌預期,明年台灣推案量將減少到9,400億元,是近3年來的低點,北台灣將有8,100億元的推案,台中則是有1,000億元案量,高雄大概剩下約300億元,整體比今年減少14.5個百分點。

【2008/10/02 聯合報】

商業不動產 恐冷到明年中

商業不動產 恐冷到明年中

【聯合報╱記者林茂仁/台北報導】 2008.10.02 02:21 am


仲量聯行及高力國際兩大商仲業者同步看壞今年第4季商業不動產市場,預估在銀行業者緊縮銀根下,外資的資金運用相對受限,海外總部審核的時間也會拉長,將使商用不動產買方縮手,仲量聯行預估今年全年商仲市場將較去年衰退三成。

仲量聯行昨日公布台灣今年前三季商用不動產投資狀況,統計今年前三季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達50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0.3%,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趙正義表示,預估第4季成交金額將低於200億元,全年只有700億元,將較去年衰退約三成。

趙正義指出,近期受到雷曼兄弟倒閉及AIG接管事件影響,有些原本要年底定案的大案子,可能要延到明年初才會敲定,不少個案都有類似的情形,尤其美系外資受到美國總部審核嚴格的影響最大,預估商用不動產至少要明年下半年才會回溫。


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預估,商用不動產第4季狀況並不樂觀,外資及本土業者若有資金需求,會出清自有資產,許多優質地段的物件將會釋出。第3季將是市場高點,短期內台灣商用不動產的價格將會向下修正,尤其全球前五大的投資銀行陸續在亞太地區出清商用不動產,但來自中東地區的私募基金客戶則積極尋找適合的投資標的。

【2008/10/02 聯合報】

買氣冷 大台北房價跌一成

買氣冷 大台北房價跌一成

【經濟日報╱記者黃啟菱/台北報導】 2008.10.02 02:21 am


9月成屋市場交易統計昨(1)日出爐,在天災人禍雙殺下、買氣重挫。房仲業者統計,9月份大台北地區與台中地區都呈現價跌量縮格局,平均價跌一成、量縮兩成;但高雄地區因高捷橘線開通等利多加持,維持平盤。

永慶房仲集團統計資料顯示,9月大台北地區住宅產品平均每坪價格為24萬元、較8月下滑一成、成交件數也萎縮兩成。台中市住宅平均成交坪價為8.1萬元、較8月下跌7%、成交量萎縮達兩成。高雄地區表現平平,成交均價維持在每坪9萬元,成交量也持平。

至於交易產品結構,也有明顯改變。信義房屋表示,以台北縣為例,住宅物件成交比重較8月增加;商用的店面、辦公室成交比重則都明顯下滑,顯然撐住市場的是自住客,投資客多在觀望或退場。

永慶房屋總經理葉凌棋表示,國際金融風暴愈來愈嚴重,整體經濟情勢不佳,連帶衝擊購屋信心。加上9月有三個颱風接連登陸,大風大雨也削弱購屋者的看屋意願。

住商不動產董事總經理陳錫琮指出,市場已出現不少承受不了利息壓力、或資金周轉不靈而降價求售的賣方,例如都會中心區在開價上,已經鬆動5%至10%;都會周邊或餘屋壓力大的區域,開價更下降一成,自住客應可逢低進場。

房市買氣急凍,也影響建商推案意願。住展雜誌昨天發布調查報告,2009年全台推案量預估僅9,400億元,較今年的1.1兆元下滑14.5%,這是近三年來的新低點,也是這波房市多頭以來,推案量首度下滑。

住展雜誌研發長倪子仁說,今年全台推案量已從1.4兆元下修到1.1兆元,明年還會更慘。明年北台灣推案量約8,100億元,較今年的9,000億元減少約一成,台中都會也量減少1,000億元,高雄都會則僅剩下約300億元推案量。

【2008/10/02 經濟日報】

商辦空置率增加 內科供給量大

商辦空置率增加 內科供給量大

【網路地產王╱劉純妦/台北報導】 2008.10.02 10:20 am


受到全球景氣下滑,以及美國次級房貸的後續效應影響,不僅台股重創,房地產市場也是欲振乏力,今年度第三季的商辦市場也出現空置率增加的下滑趨勢。不過,由於頂級商辦搶手,反使租金較上期出現2.3%的些微漲幅,高力國際執行董事楊慧明認為,第四季到明年年初,商辦市場雖然會持續第三季的低迷,但租金應該還能再漲3%左右。

■頂級商辦搶手 整體租金小幅成長

根據高力國際的統計數據指出,第三季北市的商辦總供給量持平在140.6萬坪,雖然有元大集團入住敦北總部大樓的加持,得以拉抬頂級商辦行情,讓空置率大幅下降3.11%,跌到8.06%。但由於萬泰銀行大舉外移,出走到北縣,使得整體空置率略略提升到6.66%,在租金部分,勉強穩住陣腳,每坪平均價上看1852元,小幅成長近0.5%。

楊慧明分析,從頂級到B級的各級商辦租金均呈現正成長曲線,其中以頂級辦公大樓成長幅度最大,每月租金達到每坪2956元的高價,較上季成長2.3%。以區域而論,信義區的商辦租金仍屬於12行政區中的最高價,區域平均租金來到每月每坪上看2064元,較上季成長0.80%。雖然景氣不佳,但楊慧明仍看好商辦市場,預估未來可能還有3%左右的租金漲幅空間。

■內科供給過大 租金恐下修

至於科技產業聚集的內湖科技園區,第三季約有1.1萬坪的新增供給釋出,總供給量達71萬坪,但是空置率也出現明顯上升,達到11.71%。高力國際工業代理部總監張世逸表示,近來內科雖然陸續有大樓提高租金,使得平均價較上季漲了0.43%,但由於買方態度趨於保守,投資客也紛紛退場,預估未來價格將出現疲弱現象,也會面臨向下修正的情形。

網路地產王www.vrhouse.com.tw

【2008/10/02 網路地產王】

時機歹歹 商辦外移北縣次級商圈

時機歹歹 商辦外移北縣次級商圈

【網路地產王╱賴淑惠/台北報導】 2008.10.02 10:20 am


景氣寒冬,慘澹經營的企業感受最深刻!商仲業者觀察,現在有不少原本位在台北市的公司行號,因為經濟不景氣,為了省錢,紛紛將辦公室移往台北縣中永和等次級商圈,這也造成台北市的商辦空置率微幅提升!

■北縣次級商圈價廉 北市商辦空置增

「這股辦公室外移的現象,最先反應在辦公面積需求較大的產業!」高力國際商業代理部執行董事楊慧明表示,在台北市一坪租金要3000元的辦公室,在內科一坪開價1200元,不過如果外移到汐止、五股等次級商圈,價格就更平易近人了,每坪租金只要500~600元,以五股的藍天大樓為例,一萬四千多坪的辦公室面積,短短不到半年就滿租;而原本位在敦南商圈的萬泰總部,原本整棟大樓的辦公室,現在只剩三層樓,其餘樓層的員工,全都搬到了中和,以節省辦公室租金支出。

高力國際工業代理部總監張世逸說,以內科為例,目前商辦供給量約有71萬坪,約佔北市商辦面積的一半,但去化的程度卻比上季少了約5000多坪,「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景氣不好!」除了移往北縣次級商圈外,也有部份商辦回流台北市區,但由於經費有限,選擇了交通便利的市區辦公大樓,相對就必須遷就坪數變小的辦公室,這也是商辦空置坪數增加的因素之一。

■搬家裝潢增支出 商辦外移明年趨緩

除了商辦外移潮,楊慧明也發現,不少原本打算在6、7月整合擴編的外商公司,因為景氣欠佳,紛紛被總公司打了回票,現在只能等景氣回春,再視情況提出擴編申請,而這也讓停滯的商辦市場雪上加霜。

不過,楊慧明也評估,這股商辦外移的風潮,明年就會暫時打住,主要是因為辦公室搬家、裝潢的支出,也會成為企業主的經濟壓力,外國總公司也會評估相關成本後,做出適當的調整與回應。

網路地產王www.vrhouse.com.tw

【2008/10/02 網路地產王】

2008/10/01

房價 明年將明顯下修

房價 明年將明顯下修

【經濟日報╱記者黃啟菱、黃依歆/台北報導】 2008.10.01 09:58 am


台灣房市近來買氣直直落、疲態盡現,恐將陷入長期盤整。內政部建研所昨(30)日公布第二季房地產景氣動向調查,有66%的業者看壞第四季景氣,看好的僅有5.3%,看好度創近年新低。目前房市「量跌價未跌」,預料自明年起,房價會開始明顯下修。

住展雜誌也表示,9月以來預售市場買氣很淡,每件個案每周平均看屋組數只有28組、成交戶數僅2.16戶,雙雙創下今年新低。

建研所與政大台灣房地產研究中心調查,今年第二季房地產景氣對策訊號綜合分數為10分、較第一季上升2分,燈號則為黃藍燈,已是連續第五季黃藍燈。而領先指標綜合指數為98.5,較第一季下降2.96%,同時指標綜合指數則為102.8,較第一季上升3.73%,均屬於大幅變動狀態。

建研所長何明錦說,第一季房地產景氣對策訊號跌至8分、創92年來最低;第二季雖然稍有回升,但仍是代表衰退的黃藍燈。

負責調查的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分析,第二季有總統選後慶祝行情,但若就個別月份,只有4月表現較佳,5月就開始走跌。

【2008/10/01 經濟日報】

Q2 房市景氣微升 下拉力道大


Q2 房市景氣微升 下拉力道大

【聯合報╱記者陳培思╱台北報導】 2008.10.01 02:29 am

雖然昨天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公布的「第2季房地產景氣對策訊號」稍微回升。但學者認為,只是4月暫時的激情演出,長期仍相當不樂觀,連向來「沒有悲觀的權利」房地產相關業者,都有六成看壞未來。

內政部建研所所長何明錦表示,第2季房地產景氣對策訊號綜合判斷分數比第1季上升2分,綜合判斷分數為10分,是連續4季下滑後首次回升,顯示景氣比第1季略好;指標綜合指數102.80,比第2季上升3.73%,但仍是連續第5季亮出景氣趨緩黃藍燈。

但第2季分數上升,主要因總統大選帶來的4月激情撐起,如果就第2季各月分開看,情況並不樂觀,幾項關鍵指標,包括營建股價指數、土地交易量指數、建造執照面積等,都逐月下滑,第2季末明顯「非常不好」。

預期未來的景氣領先指標綜合指數為98.50,還比第2季大幅下降2.96%,意謂著按照目前市況,明年第2季市場會繼續往下走。

全球金融市場衝擊和股市明顯下跌,有9成左右的業者覺得對台灣房地產市場會是負面打擊;有7成房地產相關業者認為第3季轉壞,第一線的仲介、代銷和廣告業者高達100%全面認為轉壞。有超過一半房地產相關業者看壞第4季,認為第4季市場景氣會好轉的業者,只有5.36%,是房市近年來最悲觀的一次。

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指出,從去年第2季房市來到高點反轉後,一年來只有交易量收縮,價格還沒有太大變動,現在只是個案降價,還沒有出現骨牌效應,明年房價修正會更明顯,估計未來還需要2到4年盤整。

對於政府是否該祭出政策救房市,張金鶚認為,現階段房市下拉力量大,政府介入只是減緩下滑力道,盤整時間反而拉更長,逆勢祭出政策利多,可能只是浪費資源,要在谷底時出手,才是把錢花在刀口上。

辦公室空出多 往次級商圈搬

辦公室空出多 往次級商圈搬

【聯合報╱記者陳培思╱台北報導】 2008.10.01 02:29 am


第3季商用不動產交易活絡許多,成交金額約259億元,比第2季成長94.74%,但辦公室承租去化量卻呈現負成長,越來越多辦公室空出。業者預期未來兩年內,租金上漲幅度在3%內。

第3季台北市辦公室可出租空間比第2季空出5,416坪,空置率微幅上升到6.66%,高力國際商業代理部執行董事楊慧明指出,預期今年的辦公室去化量總共大約只會有8000坪左右,明年大概只會有1.8萬坪,包含101大樓的1萬坪。

近來租戶為節省成本,明顯往次級商圈移動,例如在台北市區主要商圈承租的廠商搬到內科一帶,每坪月租金從2千元以上降為平均1,200元左右;內科企業也出現再往次級地段搬遷,到五股、汐止一帶,每坪月租金更驟減到600、700元,例如位於五股的藍天辦公大樓,總共1.4萬坪的面積,短短半年內就滿租。

楊慧明指出,雖然今年台北市辦公室承租總量不至於呈現負數,但許多本來年中預定要擴編的國際企業都紛紛喊停,整體信心氣氛甚至低於亞洲金融風暴時期,在降低支出的考量加上高額的搬遷費用,近期內企業可能會以在原處縮小承租面積代替。

本季商用不動產其中最大筆交易是遠雄集團斥資129億元,向昌軒建設購買信義區A1土地及辦公大樓,其次是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以66億元買下桃園台茂購物中心,以及國泰人壽以30.42億元買下內湖的八大電視台總部大樓。

【2008/10/01 聯合報】

2008/09/30

天黑黑!房市第4季更糟

天黑黑!房市第4季更糟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2008.09.30 02:56 pm


國內房市依舊軟趴趴,內政部建研所上午公布房地產景氣動向調查,拜大選效應所賜,第二季景氣對策訊號雖上升兩分,但還是呈現代表衰退的黃藍燈;建研所調查廠商看法更顯示,廠商第三季很悲觀,第四季更悲觀,6成6認為會更壞,認為會轉好的僅5.3%,創近年最低。

負責這項調查的政大教授張金鶚表示,第二季初期因總統大選結果所出現的反彈榮景已告結束,房市將開始下修調整,如依領先指標顯示,明年第一季以後下修就會明顯浮現,時間預估2~4年,視市場資金周轉容易與否而定。

建研所長何明錦表示,國內房市在今年第一季景氣對策訊號跌到8分,創92年來最低,第二季雖回升到10分,但仍是代表衰退的黃藍燈。

張金鶚表示,第二季雖然有好轉,但就個別月份來看,其實只有4月比較好,5月開始走跌,6月則包括土地交易、建照使照申請及建物移轉買賣,都是大幅下滑。代表三季以後房市景氣的領先指標,本季就出現少見的2.96%大幅下跌,未來景氣確實很不樂觀。

建研所同時在上月10日到31日之間,針對包括建商、營造廠、仲介、代銷、金融機構等相關廠商進行調查,對於第三季普遍認為比上季差,至於問到第四季,一向被形容是「沒有權力看壞後市」的建設公司、仲介、代銷等,也全面看壞。其中仲介和代銷最驚人,居然高達88.9%看壞第四季。

包括北中南廠商都一致認為市場將轉壞,業者過去一向對價格樂觀,但本次調查也出現鬆動,有六成認為變壞,反倒是過去認為會愈來愈惡化的建材成本及勞工成本,廠商開始偏向樂觀。

張金鶚表示,從市場現況及廠商調查,未來房市必然會向下修正,如果市場資金周轉容易,下修速度就會放慢,反之就會加快,預估下修至少3~5年,但因去年第二季已開始修正,因此後續還有2~4年。

【2008/09/30 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