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新聞》房屋-兩房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新聞》房屋-兩房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10/28

不畏景氣寒流 兩房產品熱賣

不畏景氣寒流 兩房產品熱賣

【網路地產王╱賴淑惠/綜合】 2008.10.28 10:03 am


搶救房市,政府擬放寬房貸延展期及推出2000億優惠房貸,使得原本呈現急凍的預售屋市場稍稍回溫!其中又以總價較低、實用性高的兩房推案去化最快,在一片不景氣聲中一枝獨秀,近年來,首購族也從以往偏好的三房產品,紛紛轉向選購兩房小宅。

■ 套房貸款不易 兩房產品竄紅

根據統計,民國92年北縣市兩房以下的成屋交易比重,仍不到四分之一,但到了97年第二季,數字已攀升至34%上下,成長了近一成的比例。信義代銷協理呂信銓表示,在不景氣的年代,嗅覺靈敏的消費者,對於推案的單價及總價更是斤斤計較,目前市場上仍以總價700-800萬以下的產品接受度最高。

兩房產品熱銷,主因在於銀行的銀根緊縮,15坪以上則為「小宅」,擔心套房產品成為風險未爆彈,不但貸款不易,貸款成數也普遍不高,因此建商紛紛朝向20坪以上兩房產品做產品規劃,不僅容易申貸,消費者接受度也高。

■ 符合社會潮流 兩房銷售逆勢成長

此外,90年代之後,每戶平均人口數約3.1至3.3人,也就是平均每個家庭只生一個孩子,兩房約略20至30坪空間大小,符合小家庭生活所需;而社會變遷,增加了不少頂客族、單身貴族、單親家庭等等,這些族群都是小宅的潛在購屋族群;部分兒女已經成家立業的銀髮族,甚至把傳統三房轉換成兩房小宅,不但打掃容易,且換屋後還可多出一筆資金可挪為其他理財規劃;不少SOHO族,則買兩房當工作室兼住家,一舉數得。

網路地產王www.vrhouse.com.tw

【2008/10/28 網路地產王】

2008/01/30

生活理財》兩房產品 當紅炸子雞

生活理財》兩房產品 當紅炸子雞

【經濟日報╱記者 梁任瑋】 2008.01.30 05:27 am


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席捲全球,台股、房地產市場均受波及,導致銀行緊縮銀根,房貸成數一降再降。去年許多銀行將小套房貸款,降至五到六成,甚至有些銀行全面停止貸款給小套房,使套房買氣瞬間凝結,也讓許多投資客慘遭套牢。

根據北區房屋的統計,小套房買氣冷凍,但介於15坪到20坪的兩房產品卻意外翻紅,成為當紅炸子雞。

北區房屋研究發現,兩房產品大行其道,原因包括小套房成為房地產泡沫的指標,銀行視套房為票房毒藥,這項政策讓自住民眾壓力倍增,讓投資客紛紛退場;雖然小套房被銀行排擠,小套房自住民眾還是有購屋需求,因此轉往坪數介於15坪至20坪的兩房產品,坪數只比小套房多一點,但是不會被銀行拒絕貸款,而且自備款壓力也比較輕。

舉例來說,一對新婚夫妻在台北市買一間12坪小套房,若以每坪50萬元來算,總價達600萬元,必需拿出五成自備款(300萬元)才能向銀行貸款;若這對新婚夫妻買16坪的兩房房屋,總價增加到800萬元,但只需拿出三成自備款,也就是240萬元;比較下來,購屋壓力大幅減輕。

兩房產品暢銷的第二個原因是M型化社會在台灣愈來愈明顯,而M型化購屋在都會區更為明顯,市區集中出現百坪以上豪宅,卻很少見到20坪到40坪的中型產品。尤其目前售屋市場,最不好銷售的就是介於1,000萬元到1,800萬元的三至四房的產品,因為中產階級人數銳減,反映到房市現象,兩房產品成為中產階級的首選,價格也讓中產階級薪水足以負擔得起,因此逐漸取代原本主流的三房產品。

此外,先買兩房再換三房,也成為目前物價節節高攀,對抗通膨的理財方式之一。首購族、新婚族由於自備款有限,所以先選擇購買總價較低的兩房產品,等到經濟穩定、小孩長大後,再換比較大的房屋,到時候賣掉的價款,就可拿來抵換房的頭期款,這樣的理財方式,比錢存在銀行的投資報酬率要高許多。

【2008/01/30 經濟日報】

2008/01/13

新趨勢》套房out 兩房住宅in

新趨勢》套房out 兩房住宅in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2008.01.12 01:58 pm

台北房價撐在歷史高點,加上套房貸款愈來愈困難,房仲業發現,總價比套房高一些,但貸款成數不受影響的兩房產品已從市場快速崛起,成為市場新寵。

兩房原本是市場偏冷產品,信義房屋企研室調查,92年以前,台北市兩房以下產品,占所有住宅成交比例僅2成7,其中還都以套房居多,兩房僅占極少數;台北縣情況也差不多,兩房以下產品成交占比只有2成5。但到了去年,情況已大不同,北市兩房以下產品成交比例就大幅成長到3成8,北縣也多了一成,達3成5。由於去年第二季起,套房已成票房毒藥,市場幾乎停擺,因此這項統計雖包含兩房及套房,實際上主要以兩房居多。

貸款設限 套房急凍

兩房從市場冷門貨搖身而為當紅炸子雞,業者認為,一方面是社會型態轉變,需求改變所致,另方面銀行持續大幅降低套房貸款成數,甚至拒貸,也讓兩房在市場急速竄紅。

信義房屋企研室協理吳銘鴻表示,國內房市一向以三房為主力,但這種房市結構正在改變。主要原因是家庭人口數愈來愈少,依內政部資料,民國86年全台單獨生活戶約占21%,有131萬戶,但到了95年占比已達26%,高達有180多萬戶。

小家庭 兩房最適配

如果以成員三人以下的家庭來算,則目前已占全台灣總家庭戶數的6成1,可見小家庭現已成主流,特別是在都會區中,以台北、高雄市來說,資料顯示,比例都超過6成8,另外北縣、台中市三人以下小家庭占比,也都達到6成3。

家庭人口數降到三人以下,當然就不再一定得要「三房兩廳」了,除非是有小孩,非得兩房,不然一個或兩個人的不婚族、頂客族、老年空巢族,基於夠用就好、方便整理,往往就選擇套房產品。

永慶房屋副理梁惠燕表示,過去幾年,套房熱得發燙,除了投資因素外,原因就在有上述龐大族群承接,就現況來說,其實是有實際需求的,銀行視為炒作工具,全面封殺,其實是有點過頭「錯殺」了。

投資客 積極搶進

吳銘鴻說,銀行「錯殺」套房的結果,就是讓本來要買套房的自住客,全部轉到兩房市場,掀起一波兩房熱潮。他以台北縣市為例,目前一間中古套房約在4~500萬元間,如果坪數小於15坪,且距捷運較遠,可能求貸無門,自住客就得準備4~500萬元自備款來購買,這是非常高的門檻,在過去貸款9成情形下,已可買到4、5000萬元的豪宅。

而即便條件較好,現在最多只能貸到五成,也就是說買一間400萬套房,自備款就至少要200萬元。

吳銘鴻說,換成買兩房產品,總價雖然比較高,

卻反而容易購買,以目前中古兩房6~700萬元來算,銀行現多能貸到8成以上,以8成來算,自備款就是120~140萬元,比套房少了近一半,門檻低多了。

任何物件只要搶手,就具保值力,兩房也不例外。信義房屋一項調查發現,過去五年大台北地區增值力最佳的,正是兩房的大樓,漲幅高達83.44%,其次才是三房大樓。另外如以公寓產品來看,兩房公寓產品的漲幅,也是所有公寓產品之冠,達76.14%。

15坪以上 錢景看好

對未來房仲業也多看好兩房,不少人並認為,將是今年除了辦公室以外,最熱門的投資物件。不過,中信房屋提醒,兩房產品現階段最大的優勢是,能獲得較高成數的房貸,因此在選購時,應優先選擇銀行認可的室內實坪,也就是在15坪以上,有些挑高夾層,雖是兩房,就現階段來看,仍有一定拒貸風險。

【2008/01/12 聯合晚報】

怕住「套房」 投資客改住兩房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2008.01.12 01:58 pm

兩房產品當紅,市況顯示,套房密集區,像是北市中山區、大安區辦公商圈、大直地區、捷運站周邊等特別明顯,建商看準這點,近來也紛紛推出兩房產品,銷售不差。

像在大直興建豪宅聞名的忠泰建設,這一年來就在大直地區推出多個兩到三房產品推案,去化都很快。忠泰房屋專案李彬弘表示,之前在當地推出的「忠泰CHIC」及「忠泰TASTE」,都是二到三房的規畫,一個月就Clean完銷結案。

李彬弘說,去化這麼快,一來是大直地區這幾年推案,不是大豪宅,像是「帝景水花園」、「輕井澤」、「博物館」等,就是小套房,如「皇浦河畔」,興富發的「DESIRE紫醉金迷」系列等,市場高度缺乏兩房產品。

二來,套房產品被銀行打入冷宮,但民眾投資需求還是存在的,畢竟比起股市、黃金、基金的暴起暴落,房地產還是最忠實的保值朋友,大直重劃區前景看好,套房不能投資,於是就轉往兩房。

這幾年接案量倍增,在代銷業闖出偌大名號,並轉進建築業的創意家行銷團隊,在士林劍潭站附近推出的「創築」,也是清一色以兩房為主力。專案經理秦俊傑表示,過去建商因覺得兩房「不夠便宜又不夠豪華」,客層難抓,因此不喜歡推兩房,結果是造成各地都缺乏這類產品。

他表示,實際上這類客層還真多元,以「創築」來說,購屋者有醫生、高階白領、有設計師,還有不少傳產業表買來給小孩住。現況來看,這些人豪宅未必買不起,但頂級兩房產品似乎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如果以中古房市來看,兩房炒得最火熱的,就屬中山區。中信房屋林森加盟店組長楊士賢表示,當地兩房產品總價在1000~1200萬元之間,接手性相當好,像是「中山圓中園」、「翡翠花園」、「國賓SMART」等,指名度都很高,近來房市景氣趨緩,房價大多停漲,甚至回跌,但「中山圓中園」、「翡翠花園」一坪仍要40萬元,國賓SMART甚至從一坪40多萬元,又跳漲到50萬元以上。

【2008/01/12 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