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新聞》仲介-店頭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新聞》仲介-店頭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10/27

景氣寒冬 年底房仲恐有倒閉潮

景氣寒冬 年底房仲恐有倒閉潮

【網路地產王╱賴淑惠/綜合報導】 2008.10.27 10:28 am


房市冷颼颼,根據內政部統計,今年5-8月全國建物買賣移轉件數由40,839萎縮到八月26,527件,大幅萎縮三成五,雖然交易量大減,不過全國不動產經紀業家數,卻仍持續成長5.1%,永慶房屋研展部黃增福協理認為,房地產業在粥多僧少的情況下,年底恐怕會有一波關店潮!

■ 不動產寒冬降臨 年底將現倒閉潮?

黃增福表示,今年1-8月平均月成交件數為34,048件,略低於去年月平均成交件數為34,550件,五月馬總統就職時,由於民眾樂觀預期股市將攻上萬點,單月件數達40,839件,但隨著國際經濟情勢不佳,國內股市急轉直下,但房仲增加的步伐,卻持續加快,光今年五至十月間,台北縣及台中市不動產經紀業家數成長最多,增幅分別為10%及8.2%。

黃增福分析,當前市場大餅急速萎縮,但不動產經紀業家數卻還持續成長中,顯示目前許多業者還在咬牙苦撐,希望能夠渡過寒冬,但目前國內經濟環境由於受到國際經濟情勢不景氣影響,一般想購屋的民眾也都抱持著房價將下跌的心態而轉向觀望,估計市場的交易量會更進一步萎縮,短期內很難回復到往日光景,以目前僧多粥少的情況下,他預估,年底開始就會有關店潮出現。

■ 景氣低迷 新興房市區倒閉不斷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預估,過去房地產每年都有約5%的淘汰率,遇上今年的低迷景氣,年底恐怕將有約7%的房仲將面臨淘汰。事實上,520前市場大好,不少房仲積極展店,但近幾月以來面臨景氣狂跌,不少仲介店頭來客稀疏,包括內湖、南港等新興房市區的市場急速萎縮,已經紛紛傳出關門歇業的消息。一般房仲每個月光店頭租金與水電管銷,每個月支出都起碼三、五十萬起跳,但最近的市場慘澹,有時候整個月都沒有成交案,連維持基本開銷都成問題,在這波景氣中,只有部分加盟店用的是無起薪高抽成的房仲,才能勉強站住陣腳,只是有不少無底薪的房仲私下早就苦哈哈,因為景氣實在太差,近兩、三個月別說成交,連帶看的客人也少的可憐。

網路地產王www.vrhouse.com.tw

【2008/10/27 網路地產王】@

2008/10/24

房市冰風暴 仲介恐爆關店潮

房市冰風暴 仲介恐爆關店潮

【經濟日報╱記者黃啟菱/台北報導】 2008.10.24 10:21 am


房市買盤急凍、景氣陷盤整,但房仲業者仍持續展店腳步。據統計,今年5月至8月,全國建物買賣移轉件數大幅縮減三成五,全國不動產經紀業家數卻成長5.1%。業界認為,在粥多僧少情況下,今年底恐怕會出現一波「房仲關店潮」。

內政部統計,8月全國建物買賣移轉件數為2萬6,527件,較5月的4萬839件,明顯減少1萬4,312件,萎縮高達35%。

不動產經紀業家數卻持續增加,今年5月為3,861家,8月已成長至4,057家,成長5.1%,且家數持續增加,目前已到4,139家。

部分品牌前幾年獲利甚豐,對後市過度樂觀,因此仍持續快速拓點。永慶房屋研展部協理黃增福說,觀察全國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房市大餅」正急速萎縮,今年前八月平均月成交件數為3萬4,048件,略低於去年月平均成交件數3萬4,550件。

黃增福分析,新政府上台時,民眾樂觀預期股市將攻上萬點,激勵房市交易量攻堅動能,5月買賣移轉件數達4萬0,839件,打破去年月均線水準。但在國際經濟情勢不佳、股市急轉直下,又受國際金融海嘯打擊金字塔頂端族群資產大幅縮水,房市成交動能急凍,造成8月單月僅成交2萬6,527件。

永慶房屋統計,5至10月間,台北縣及台中市不動產經紀業家數成長最多,分別成長10%及8.2%。以各主要縣市建物買賣移轉登記筆數來觀察,減少幅度最多是高雄市、台北市、台中市,減幅分別為45.9%、42.7%及41.4%。

【2008/10/24 經濟日報】

房仲業蕭條 年底恐掀倒閉潮

房仲業蕭條 年底恐掀倒閉潮
2008-10-24 07:15:02 蔡惠芳/台北報導




 房市冷清,房屋仲介業的寒冬將提前降臨。
據內政部統計,光是5至月8月間全台房屋買賣移轉件數就大幅萎縮35%,預料今年全年勢必跌破40萬戶大關,進入5年來最慘淡的低點,對於已連續擴張達4年的不動產仲介經紀業來說,僧多粥少,是最殘酷的挑戰,業者已「挫咧等」,預料年底可能爆發一波倒閉潮。

 從5月以來,房市快速急凍,各家房仲公司單月營收已連續衰退5個月,經營日陷窘境。

內政部統計,今年5至8月全台建物買賣移轉件數由40,839件,萎縮到26,527件,大幅萎縮35%;但全台不動產經紀業家數,卻仍持續成長5.1%。

 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經紀營業保證基金會董事長王應傑表示,全台房仲公司繳交營業保證金的家數,已突破5,058家。不過市場大餅確實正在嚴重縮水,對於房仲業形成嚴峻挑戰。

這幾個月,房仲店頭陸續收店,業者粗估,截至10月22日,全台實際營業家數約已減到4,139家。平均每家店頭,單月只能最多搶到僅8戶物件。

 永慶房屋研展部協理黃增福表示,最近企業受國際景氣衝擊,紛紛裁員、縮編、減薪。房仲業在粥多僧少下,年底恐怕會有一波關店潮,購屋客戶應慎選大品牌房仲公司,以維護自身權益。

 永慶房屋統計,全台主要縣市今年5至10月間,以台北縣、台中市不動產經紀業家數成長最多,分別增加10%、8.2%;但若以建物買賣移轉登記筆數來看,高雄市縮水最嚴重、其次是台北市、台中市,減幅分別為45.9%、42.7%及41.4%。

 黃增福分析,房市進入急速下坡階段,通常郊區、都市外圍,成交量萎縮程度較明顯;反觀台北市中心,抗跌性強,通常會最後反應。

 中信房屋執行副總經理劉天仁表示,房市對抗不景氣大作戰,要開始了,中信房屋總部也告誡各加盟店,獎勵績優經紀人的國外旅遊,最好先縮水,員工分紅也要微調、減碼一些,績效不好的單店,也即早收店,才是最佳因應之道。


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08/10/02

價量都跌 九月房市今年最慘


價量都跌 九月房市今年最慘

【聯合報╱記者陳培思╱台北報導】 2008.10.02 10:20 am

中古成屋市場連5個月交易量萎縮,9月連續3個周末的颱風,更吹走了業者期待的成交量,交易量比起8月又再衰退超過一成,是今年以來最慘。

房市交易量從6月起一路下滑,大台北地區房仲加盟店頭本來平均維持20人的人力,從6月市場買氣急轉直下後,現在店裡常只剩下店長和秘書,不少店頭營業額掛零,原本業者期待9月交易狀況回升,但偏被颱風打亂。

台北市9月中古成屋平均成交單價為每坪37.02萬元,比8月微幅下修0.19%,台北縣也下修0.31%,成交價每坪19.15萬元。

信義房屋專案經理李健銘指出,國際經濟前景不明,加上今明兩年邁入預售完工高峰期,新成屋將和預售屋競價,國內外多重利空夾擊,投資性買盤退場,非急迫自住需求買方持續觀望,短期內房價應會持續盤整。

往南走,9月台中市中古成屋交易平均成交單價為8.1萬元,比上月下跌7%,成交量比8月萎縮了2成;而高雄市交易量仍是持平,價格還是維持在每坪9.0萬元。

永慶不動產董事長廖本勝表示,經歷連續3個月房價修正後,台中市賣方願意降價求售,買氣有逐漸回籠的現象;高雄地區主要成交量落在中低總價產品,高總價產品交易仍然停滯,主要因為買賣雙方在價格仍沒有共識。

住商不動產董事總經理陳錫琮表示,市場上確實出現承受不了利息壓力,或是資金周轉不靈而降價求售的賣方,在開價上,都會中心區在開價上約比之前略為鬆動5%到10%,都會週邊或是餘屋壓力大的區域,開價比去年低了一成以上。

中古成屋市場交易量依舊疲弱,928低迷的市場氣氛也讓建商推案態度更保守,住展雜誌預期,明年台灣推案量將減少到9,400億元,是近3年來的低點,北台灣將有8,100億元的推案,台中則是有1,000億元案量,高雄大概剩下約300億元,整體比今年減少14.5個百分點。

【2008/10/02 聯合報】

2008/01/30

房仲放長假 養精蓄銳

房仲放長假 養精蓄銳

【經濟日報╱梁任瑋】 2008.01.30 05:27 am

相較於預售屋市場春節不打烊已逐漸成為慣例,今年房仲業者依舊維持往年「放長假」的不成文規定,國內三大連鎖房仲品牌信義、永慶與北區房屋,今年春節都放員工七天大假,僅透過官方網站提供買方虛擬看屋服務,這也讓網路看屋成為房仲業績表現的重要溫度計。

信義房屋協理吳銘鴻說,事實上房仲與代銷業不同的是,房仲必須帶看房屋,過年期間屋主看屋時間不容易敲定,所以房仲業多半會趁著過年期間好好休息、養精蓄銳。

吳銘鴻說,今年春節公司將包機赴日本大阪舉行一年一度的業務表揚大會,所以春節假期旗下203家門市自2月6日到13 日都不營業,但是,過年期間網站24小時不休息,所有客戶留言都會在2月14日上班時盡快回覆。

永慶房屋則是在2月4日舉辦尾牙後就提前放假,要到2 月11日大年初五才開工,讓全年無休的第一線業務員可以趁過年時間好好陪伴家人,而今年永慶也首度將員工旅遊福利轉換為代金,讓業務員可以彈性運用時間。

而北區房屋今年也同樣休息七天,不過北區房屋首席總經理彭培業強調,雖然員工都放年假,但「他的手機全天候不關機」,接受民眾與客戶的諮詢,算是另類的房仲過年行銷。

【2008/01/30 經濟日報】

北市大同萬華區 房仲快速展店

北市大同萬華區 房仲快速展店

【經濟日報╱梁任瑋】 2008.01.30 05:27 am


去年下半年台北房市因房價過高,再加上次級房貸、政治紛擾等利空因素,買氣快速下滑,但萬華、大同區卻逆勢增溫,交易量平均成長兩成以上,在一片低迷的氛圍中表現更顯突出,也讓大型房仲業者包括信義、永慶與北區近期搶進開店,不只鎖定預售屋轉售商機,也兼做土地開發交易。

房仲是市場的風向球,商機到哪,店就開到哪,在台北巿政府推出的翻轉軸線再造西區計畫之下,目前萬華、大同區有多達20個都更案,開發商機高達兩、三千億元,不但吸引大批建商搶進,點燃西區的都更熱度,也讓敏銳的房仲業者找到拓點的藍海。

信義房屋協理吳銘鴻表示,原本在萬華區只有一家直營店,看好當地交易量逐步成長,去年中已在萬大路成立第二家直營家,加上大同區的兩家門市,目前信義房屋在西區已發展出四個據點。

吳銘鴻說,去年台北市12個行政區當中,大同及萬華區交易量不減反增,6月起平均每月買賣件數相較1至5月分別成長6%及3%,再加上萬華房仲店數密度本來就比較低,因此快速在西區展店。

目前永慶房仲集團在萬華有三家,在大同區有兩家分店,北區房屋加盟總部近期也開放萬華第一家加盟店成立,據了解,店東看好的就是萬華大批老舊房屋都市更新整合市場,將專攻老屋買賣給建商開發。

北區房屋首席總經理彭培業說,萬華雖然是典型的區域換屋市場,外來客不易進入,但目前有不少都市更新案蠢蠢欲動,讓預售屋價格屢創新高,以目前信義、永慶與北區三大品牌在萬華與大同區都各只有兩家的規模來看,短期內這兩區有發展到20家房仲店數的潛力。

【2008/01/30 經濟日報】

2008/01/29

北區房屋 今年要達250家


北區房屋 今年要達250家

【經濟日報╱記者梁任瑋/台北報導】 2008.01.29 04:37 am

北區房屋首席總經理彭培業昨(28)日表示,去年房市受到次級房貸衝擊,全台房仲業者關了289家;但北區房屋營收仍達20億元、逆勢增三成,今年展店將邁向250家大關,2010年直營與加盟店將達400家,成為國內最大的房仲品牌。

北區房屋加盟總部昨天舉辦尾牙、席開80桌,這是北區首度在台北市舉辦年終晚會,驊訊電子董事長鄭期成也以股東身分出席。

去年房市受到央行升息及銀行緊縮貸款成數影響,很多房仲公司因資金周轉困難而倒閉,但北區房屋趁勢切入台北市場,八個月內開出80家加盟店,是房仲加盟店數成長速度最快的公司。

彭培業示,去年北區房屋營收創歷年新高、達20億元,較前年成長三成。看好總統大選後的台灣政局穩定,未來房價仍有不錯的表現,今年桃竹苗直營店將從66家成長至80家,全國的加盟店要從80家拓展至150家,總計達到230家;其中台北縣市就有120家,有助提升北區房屋在北台灣的市場占有率。

【2008/01/29 經濟日報】

2008/01/18

房仲倒店數 創5年新高

房仲倒店數 創5年新高

【聯合報╱記者陳培思/台北報導】 2008.01.18 05:36 am


去年下半年房市溫度急降,房仲新增店數也萎縮,倒店數創五年來新高;但房價居高不下的台北市,房仲仍是戰況激烈。

根據永慶房仲集團統計顯示,去年八大房仲的總店數為1987家店,比前一年成長了12.45%;但新增店數卻下滑,去年只有新增220家,比前一年少23.88%。

去年新增店家主要集中在都會中心,台北市、新竹市、台中市及高雄市都有明顯成長,台北縣、桃園縣新增店數成長幅度都趨緩。

去年台北市增加了89家店,是全台灣最多的地方成長45.9%;過去蟬聯四年新增店數冠軍的台北縣,去年衰退47.83%,只增加36家。

高雄市去年新增17家店,成長幅度高達240%,居全台之冠;台中市名列第二,成長38.10%,新增店數29家,僅次台北市和台北縣。

至於新竹市的房仲市場幾乎已經飽和,去年新增店數雖然成長了50%,實際上只多了三家店,桃園縣新增店數也衰退15.79%,台南市整年下來一家店也沒有增加

而去年倒店的房仲不少,是91年以來的新高,全台灣有248家房仲業者吹起熄燈號,甚至連台北市都有業者出現連續五個月業績掛零的窘況

儘管整個台灣房仲店家數成長趨緩,台北縣市的房仲店數在短短五年內,從400家店成長到現在的1000家店整整多了1.5倍,成長的速度和倍數都相當驚人,去年不論新增店數或總店數,台北縣市所占的比例都超過全台的一半,顯示大台北地區仍是房仲業的「一級戰區」。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台北縣市的建物買賣移轉件數大約占全台灣的四成,台北縣市在價量上仍然是最熱門的地區。

稱霸桃竹苗的北區房屋在去年四月揮軍北上,目前在台北市就有66家直營店、80家加盟店,預計今年重兵要放在台北縣市,展店到200家。

永慶房仲集團在台北市直營店數增加到88家,追過了房仲業另一個龍頭老大信義房屋的84家,但總和台北縣市直營店數,信義房屋仍以149家領先。

永慶房仲集團總經理廖本勝表示,大台北地區地狹人稠,房價地價一直是全台最高的地區,加上高消費能力的人口,因此不論是新成屋或中古屋的房價都具有相當的支撐力道。

八大房仲包括永慶房仲集團、信義房屋、太平洋房屋、住商不動產、東森房屋、中信房屋、21世紀不動產及北區房屋。

【2008/01/18 聯合報】

2008/01/12

東森房仲名稱戰 大不敵小

東森房仲名稱戰 大不敵小

【經濟日報╱記者何蕙安/台北報導】 2008.01.12 03:53 am


「小東森」東森不動產仲介經紀公司對上「大東森」東森建業不動產仲介經紀公司(東森房屋),爭奪「東森」二字的姓名權,結果揭曉,最高法院認為,由於小東森使用「東森」名稱作為不動產仲介經營在前,判決大東森不可再使用「東森」作為公司名稱。

法官指出,雖然「大東森」在96年1月取得「東森房屋EASTERN REALTY及設計圖」的商標權,仍晚於「小東森」取得姓名權,且大東森的商標沒有指定使用在「不動產業務」的服務,所以大東森也不能用「東森房屋」的名稱來經營不動產仲介經紀業。

小東森強調,早在87年12月就成立「東森不動產企業社」,88年6月辦理公司設立登記名稱預查時以「東森不動產」作為公司名稱,一直到89年8月變更為公司組織,從此定名為「東森不動產仲介經紀有限公司」。

小東森指控,雖然大東森早在84年4月設立,但當時原名是「力霸房屋仲介公司」,直到94年1月才更名為「東森建業不動產仲介經紀公司」;但其中「東森」二字,不論字形、字音、字義都與小東森一樣,包括北區國稅局、桃園縣政府等機關,都曾發生誤認小東森是大東森的糗事。

大東森則辯稱,東森集團從77年就設立「力霸房屋仲介公司」,88年10月更名為「力霸東森實業公司」,經營項目包含不動產仲介業,可見東森集團使用「東森」二字於不動產仲介業已久,且大東森是全國知名房仲連鎖品牌,對只有一個據點的小東森來說,影響也是利大於弊。

法官認為,兩公司不但特取部分「東森」相同,業務「不動產仲介經紀」也一樣,唯一的差異是大東森的「東森」兩字之後,多了「建業」兩字,也只是表明營業組織通用或事業性質的文字,不具識別效果。

大東森雖然88年從力霸建設更名為「力霸東森公司」,但其招牌都沒有配合更名,顯然沒有以「東森」作為表徵的意思,直到94年1月更名為「東森建業不動產公司」,同年12月發布新聞以「東森房屋」作為營業表徵,明顯晚於小東森使用「東森」的時間。

法官指出,東森電視與大東森是不同的法人人格,不能因為東森集團早已使用「東森」二字,就推斷大東森也有使用「東森」的權利。

【記者梁任瑋/台北報導】「大東森」東森房屋副總經理張桂冠昨(11)日表示,由於法官判決公司名稱不能使用東森,近期會更改公司登記名稱,但旗下400家加盟店使用東森房屋商標的權益與營運不會受影響。

由於「大東森」發現「小東森」東森不動產仲介經紀公司尚未登記商標,也已對小東森展開侵權訴訟。

張桂冠解讀,法官只要求大東森修改法人名稱,堅持大東森還是可以合法使用東森房屋的商標權。

2008/01/12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