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04
《今周刊》上班族的田園豪宅夢 買農地、蓋農舍
今周刊/第 576 期 作者:李建興
《農業發展條例修正草案》已逕付立院二讀,計畫將農地興建農舍的面積限制大幅縮減,在社會上引起正反雙方交相角力,掀起眾人對於農地的注意;其實農地除了蓋農舍,也有營業、保值、節稅和資金財庫的功能,只要夠聰明,不管法令修正與否,都能靠農地成為理財贏家。
周六清晨,儘管寒冷的東北季風吹拂著半山腰上的桃園楊梅小鎮,五十九歲的羅美華仍趁著假日,一早就和老公驅車上山,身著單薄工作服,拿著剛漆好的木條,一樁一樁地釘在花圃外圍。圈成的色彩鮮豔園地,與身後正在施工,由紅磚瓦砌成的小屋,形成一幅美麗的景致。
築夢 退休前十年開始規畫
雖然山風讓她不時打著哆嗦,但站在兩年前買下的農地,眼看著過自己辛苦打造的夢想新樂園,就要在退休前實現,陽光旋即從這對夫妻的臉龐綻露而出。其實,這已經是羅美華夫婦圓夢計畫的第十年了。自小生活在務農家庭,內心對「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日子有著深刻的憧憬。雖然成年後與先生在都市裡打拚,掙得了一小筆的積蓄,也在桃園市鬧區中住了幾十年;但他們腦中始終夢想著回鄉頤養天年,於是從退休前十年,就毅然展開築夢計畫。
由於預算有限,羅美華原本想物色三、四百坪的土地,但多年來尋尋覓覓卻始終沒有進展,加上二○○○年立法規定,興建農舍的農地面積至少得七百五十六坪,使得羅美華的計畫一度延宕了好幾年。
在這期間,她一面等著法令鬆綁、一面辛苦攢錢,直到○五年,在朋友引薦下,相中了這筆位於楊梅、占地八百多坪的農地;雖然超出預算,但眼看著圓夢大限將到,只好忍痛買下,終於向築夢之路跨出了一大步。
政策變 重燃築夢熱情
兩年來,羅美華與先生就這麼一磚一瓦地拼湊出心中的天堂。雖然近來農舍興建限制可望放寬,讓羅美華有著「為時已晚」的扼腕;但自力造屋造出心得的她,就不斷地鼓吹周邊的樂活族加緊買地築夢,甚至自己也重燃看地的欲望,還想用剩餘的積蓄買一塊三百多坪的農地,等待政策一開放,再築第二個夢想屋。
十二月十二日,《農業發展條例修正草案》在立法院進入二讀程序,興建農舍的農地面積可望由原本規定的至少○.二五公頃(約七百五十坪),大幅放寬至○.一公頃(約三百坪)。這個法案引起各界熱烈討論,政策的新方向重燃了許多「農村樂活族」的夢想熱情。
處理多樁農地買賣的銘法法律事務所所長陳昌煥,近來即目睹不少「豪情買地」的個案。
他描述,前不久一位趁長假回員林老家看地的台商,一直想在家鄉蓋一棟三百多坪的超大豪宅「光耀門楣」;當他看中一筆位於省道旁的農地時,立刻委託陳昌煥辦理。雖然這筆土地,是當初買主向銀行買下的不良債權,交易程序複雜;但該名台商仍堅持以每坪八千多元買下——足足比原地主的買價高出一倍。
在當地居民議論紛紛時,該名台商卻一派輕鬆地說:「驚啥!土地越來越少,就越值錢,更何況,等到政策放寬,會有更多人搶著要!」
「瘋農地」,在素有台北後花園之稱的宜蘭更是活絡。宜蘭在地建商晏京建設董事長林晏弘指出,雪山隧道通車前,就有不少台北人來宜蘭買農地,如今,「法令一通過,農地至少漲三成!」林晏弘預測,農舍興建門檻降低後,農地將與價位動輒為五、六倍高的建地形成比價效應,未來增值可期。
「農地就像個未被挖掘的璞玉,這次只是意外被發現了!」曾經操盤農地投資達十五年的薇閣精品旅館董事長許調謀認為,其實不管政策修不修改,由於農地是有價資產,在通貨膨脹、土地稀有的時代,低價的農地原本就潛力無窮;只是藉由此次議題炒熱,錦上添花罷了,「其實許多內行人早知道農地的妙用,買地致富了!」
生活 凡人的烏托邦
許調謀的說法,似乎可在主計處的統計找到呼應。在農業產值不斷萎縮時,○五年全台擁有耕地的戶數,較二○○○年逆勢成長一一%,達六十七萬戶,足見農地轉熱早已不是新聞。「凡人的烏托邦、富人的守財奴、商人的提款機、主人的聚寶盆」,對於農地的「妙用」,許調謀以這首四句聯,詼諧地點出農地能在「生活、節稅、保值、金流」四大層面活用的機能。
「農舍根本就是『平凡人的豪宅』!」提起農地,全國不動產董事長葉春智則十分贊同許調謀的說法;他表示,由於「樂活主義當道」,在鄉下自力造屋甚至種田務農已成為新趨勢。根據永慶房屋針對全台透天、別墅的行情調查發現,遠離都市的宜蘭和南投,○七年透天厝總價分別比○五年大幅上漲八成六和六成,宜蘭房仲業甚至有六成以上的業績來自於農地買賣,其中多數是台北客貢獻。
另外,永慶房仲網所做的網路民調也顯示,七三%的民眾有自己蓋屋的夢想。除了滿足樂活族和有機主義者的需求,因農地地價僅為鄰近建地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在占地七百多坪的農地蓋個室內總坪數兩百坪的「豪宅」,總價往往不到一千萬元,相對於都會區的透天別墅動輒三、四千萬元,顯得物超所值;加上在農地上自力造屋,房子方位、設施配置都可量身打造,在「平價豪宅」的誘因下,農地,就成了平凡人圓夢的標的。
正因為如此,不少腦筋動得快的建商更改買農地,在農村推出農舍建案搶商機。在宜蘭素以大樓建案著稱的連大建設,董事長林燈城兩年前就在羅東交流道旁買下四筆緊鄰的農地,推出四戶百餘坪的農舍豪宅,開價高達二千多萬元,卻仍然吸引大批樂活族詢問。隨著田園熱,利用農地經營民宿、休閒農場,則成為農地的第二個妙用。
營業 主人的聚寶盆
根據○五年主計處所作農林漁牧業大普查發現,台灣從事休閒農牧業的家數已達二千一百零二家,每家年收入更已達二百萬九千元。同時,另一項數據也指出,儘管近來台灣觀光產業外國人來台數量衰退,但休閒農業卻一枝獨秀,逆勢快速成長。以○七年來說,外籍觀光客參訪休閒農場已破四萬人大關,創下二億元產值,足足是○四年一千三百到訪人次的十多倍。
一九七三年出生,當過婚紗攝影師的蔡千民,○三年時就因為看準了「農村休閒」的熱潮,在桃園大溪附近花了數百萬元低價購下了數千坪的農地。除了開設餐廳,還將整個農地闢為休閒農莊。
因為餐廳的造景成功,不僅遊客如織,許多婚紗業者也慕名前來;而幾年前因偶像劇《天國的嫁衣》在此拍片大紅後,更成為電視圈爭相租借取景的熱門景點,收益豐厚。
財庫 商人的提款機
對於拿農地來生財,葉春智則進一步指出,由於立法院日前已經三讀通過《商業登記法修正》,未來經營民宿只要房數不超過五間,可以免申請商業登記;這對於有心在農村經營事業的人,無異大開方便之門,農地的價值將更上一層樓。然而農地的魅力除了「生產」,由於土地原本即為有價不動產,一旦懂得善用,更是個理財的好工具。
「好的農地不僅可以保值、增值,更可能成為資金的活水庫。」說到農地另類用途,許調謀以一位企業家朋友為例,據說這位企業家多年來即熱中於農地投資,除了由於眼光精準,部分土地被列入都市重劃區內而水漲船高,高價賣出,大撈一筆外;聰明的他,更將手上未賣出的農地充當提款機,當有資金需求時,就作為擔保品向銀行貸款,因此多年來,該名企業家資金水位不虞匱乏。
節稅 富人的守財奴
不過,有趣的是,除「救急」,對於許多有錢人來說,農地還活生生是個守財奴。陳昌煥分析,由於法律規定農地有免課增值、贈與和遺產稅等優惠條件,因此不少人就購買農地作為避稅的管道,他就曾經見過一樁有趣的案例。
住在台中市的某著名地主,家族早期在七期和南屯一帶坐擁大筆的農地,原本生活淳樸的他,卻因為近幾年西屯、南屯一帶急速發展,農地變建地,價位驚人,一下躍為富甲天下的「田僑仔」。
但,幾年前同樣因地致富的哥哥忽然過世,雖然留下大筆財產給子孫,卻被徵收了好幾千萬元的遺產稅;於是,他找來律師商量,決定將大量購置農地作為節稅工具,前一陣子這位地主辭世,果然省下巨額的稅負。
「總之,農地不僅可以『救窮』、『救急』,又能『守財』,端看主人如何活用了!」曾擔任過全國地政士、經紀人教育訓練講師的農地專家郭永元指出,儘管目前農舍興建政策仍吵得不可開交,但惟一可以肯定的是,農地將是無可取代的寶藏,就看聰明的你,如何運用了。
2007/12/14
學者:乾脆用農地「種房子」
中國時報 2007.12.13
學者:乾脆用農地「種房子」
黃馨儀/台北報導
對於農發條例將逕付二讀,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林森田氣憤表示,這樣根本就是「把農地建地化」,以後農地就拿來「種房子」就好了,此法規照顧的是農民、還是財團?對農民情何以堪?政治大學地政所博士班研究生則更悲觀地認為,若立委以農民的名義來達到選票的目的,未來台灣說要發展有機農業、產銷專區、安全農業的願景,現在就已經可以宣判死刑了!
本身也是雲林農家子弟的政大地政所博班一位研究生表示,農發條例限制放寬後,未來只要蓋在農地上的農舍就不須繳納稅金,農舍最後會變相成為寺廟、工廠與民宿、別墅等,而且政府也不會主動去抓,即使被查到罰金也只有六至卅萬,對真正的農民來說,怎麼公平?
另外,現在台灣平均每戶農家都只有一點零七公頃農地,已經呈現農業上的危機了,政府不僅沒有對此去解決,還放寬到配偶或直系親屬都有權使用農地,造成許多投機的建商、業者只要買人頭,即可規避現行法令的限制,根本就是圖利廠商,例如屏東鹽埔鄉大仁科技大學旁的「集村農社」,現在完全變成套房出租,就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林森田則指出,若從國土的角度來看,現在政府在做有機、產銷專區、安全農業,找的農地都是沒有住宅的農地,一旦土地蓋滿了建築物,以後如何去找乾淨的農地來生產?例如宜蘭已經找不出方圓兩公里之內農地沒有農舍的現象,相當可悲。
林森田強調,若政府不去思考農業發展、國土規畫、環境保護相關政策,只是一味用農民的名義來達到其他目的,根本照顧不到真正的農民,只是選舉的工具,而台灣未來的農業也將只有黑暗的明天。
學者:乾脆用農地「種房子」
黃馨儀/台北報導
對於農發條例將逕付二讀,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林森田氣憤表示,這樣根本就是「把農地建地化」,以後農地就拿來「種房子」就好了,此法規照顧的是農民、還是財團?對農民情何以堪?政治大學地政所博士班研究生則更悲觀地認為,若立委以農民的名義來達到選票的目的,未來台灣說要發展有機農業、產銷專區、安全農業的願景,現在就已經可以宣判死刑了!
本身也是雲林農家子弟的政大地政所博班一位研究生表示,農發條例限制放寬後,未來只要蓋在農地上的農舍就不須繳納稅金,農舍最後會變相成為寺廟、工廠與民宿、別墅等,而且政府也不會主動去抓,即使被查到罰金也只有六至卅萬,對真正的農民來說,怎麼公平?
另外,現在台灣平均每戶農家都只有一點零七公頃農地,已經呈現農業上的危機了,政府不僅沒有對此去解決,還放寬到配偶或直系親屬都有權使用農地,造成許多投機的建商、業者只要買人頭,即可規避現行法令的限制,根本就是圖利廠商,例如屏東鹽埔鄉大仁科技大學旁的「集村農社」,現在完全變成套房出租,就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林森田則指出,若從國土的角度來看,現在政府在做有機、產銷專區、安全農業,找的農地都是沒有住宅的農地,一旦土地蓋滿了建築物,以後如何去找乾淨的農地來生產?例如宜蘭已經找不出方圓兩公里之內農地沒有農舍的現象,相當可悲。
林森田強調,若政府不去思考農業發展、國土規畫、環境保護相關政策,只是一味用農民的名義來達到其他目的,根本照顧不到真正的農民,只是選舉的工具,而台灣未來的農業也將只有黑暗的明天。
農舍門檻、北市容積率放寬 法人:長期引導房價下跌
■(記者羅秀文∕台北報導2007-12-14 12:48)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初審通過農發條例修正條文,將興建農舍的門檻降至0.1公頃並放寬興建資格;台北市長郝龍斌為加速都市更新,決定分區分階段釋出3000公頃容積率,法人表示,兩項政策將使得供給量增加,長期來看,將引導房價下跌,對建商不利,加重今營建股跌勢,盤中跌幅逾5%。
針對放寬,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表示,此案一旦三讀,在全台建地超量供給下,將使國內房地產價值大幅縮水4成,造成房市「暴斃」,立法院應審慎思考。
建商表示,政府一次大幅放寬興建農舍限制,將使得供給量大增,會房市帶來賣壓,他建議政府應逐步放寬,引導房市發展。
法人表示,興建農舍門檻大幅放寬,對台北縣及中南部房市引響最大,因台北市農地有限;而台北市容積率放寬,預計將增加約30萬戶供給量,對已推案建商將造成不利影響,而對北市資產股及手中握有土地、為推案建商來說,因資產價值上升、推案成本下降,反而有利。不過,整體而言,兩項政策長期將引導房價下跌,對消費者是利多。
(聯合晚報)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初審通過農發條例修正條文,將興建農舍的門檻降至0.1公頃並放寬興建資格;台北市長郝龍斌為加速都市更新,決定分區分階段釋出3000公頃容積率,法人表示,兩項政策將使得供給量增加,長期來看,將引導房價下跌,對建商不利,加重今營建股跌勢,盤中跌幅逾5%。
針對放寬,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表示,此案一旦三讀,在全台建地超量供給下,將使國內房地產價值大幅縮水4成,造成房市「暴斃」,立法院應審慎思考。
建商表示,政府一次大幅放寬興建農舍限制,將使得供給量大增,會房市帶來賣壓,他建議政府應逐步放寬,引導房市發展。
法人表示,興建農舍門檻大幅放寬,對台北縣及中南部房市引響最大,因台北市農地有限;而台北市容積率放寬,預計將增加約30萬戶供給量,對已推案建商將造成不利影響,而對北市資產股及手中握有土地、為推案建商來說,因資產價值上升、推案成本下降,反而有利。不過,整體而言,兩項政策長期將引導房價下跌,對消費者是利多。
(聯合晚報)
立院放寬農舍興建 經建會:房市崩盤
立院放寬農舍興建 經建會:房市崩盤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07/12/14 04:09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日前初審通過「農發條例修正草案」,將農舍興建標準放寬,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昨天痛批,這根本是「禍國殃民」的政策,如果真的完成立法,將導致全台土地超額供給,國內房地產將立即崩盤、死亡。
「若農舍興建大鬆綁,台灣房地產會死很慘!」張景森表示,若按照立法院修正的法令推行,未來整個台灣都變成建地,以目前全國空屋量達100萬戶,將嚴重衝擊目前不動產市場行情。
他強調,「除大台北都會區房市景氣立即崩盤、中南部房市更將暴斃」。
張景森指出,現行規定0.25公頃農地可興建農舍,已使得全國各地農田中,有許多豪華別墅;他以宜蘭為例,以往看到的是一大片漂亮的平原,但現在農田裡到處都是房子,也沒有公共建設,污水管更是亂接。張景森表示,若興建農舍標準大鬆綁,大家隨便就可以找地蓋房子。
根據經建會粗估,若修正案通過,將進一步增加約440萬戶的農舍,等於平均每戶住宅持有人的資產價值,將大幅縮水約四成。
此外,張景森指出,目前政府每年為公共建設要支出4,000億元,若要為這新增440萬戶農舍,再提供相關公共建設,粗估每年還要再增加2,300億元的支出,而這些經費來源,勢必透過加稅、由全民買單。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07/12/14 04:09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日前初審通過「農發條例修正草案」,將農舍興建標準放寬,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昨天痛批,這根本是「禍國殃民」的政策,如果真的完成立法,將導致全台土地超額供給,國內房地產將立即崩盤、死亡。
「若農舍興建大鬆綁,台灣房地產會死很慘!」張景森表示,若按照立法院修正的法令推行,未來整個台灣都變成建地,以目前全國空屋量達100萬戶,將嚴重衝擊目前不動產市場行情。
他強調,「除大台北都會區房市景氣立即崩盤、中南部房市更將暴斃」。
張景森指出,現行規定0.25公頃農地可興建農舍,已使得全國各地農田中,有許多豪華別墅;他以宜蘭為例,以往看到的是一大片漂亮的平原,但現在農田裡到處都是房子,也沒有公共建設,污水管更是亂接。張景森表示,若興建農舍標準大鬆綁,大家隨便就可以找地蓋房子。
根據經建會粗估,若修正案通過,將進一步增加約440萬戶的農舍,等於平均每戶住宅持有人的資產價值,將大幅縮水約四成。
此外,張景森指出,目前政府每年為公共建設要支出4,000億元,若要為這新增440萬戶農舍,再提供相關公共建設,粗估每年還要再增加2,300億元的支出,而這些經費來源,勢必透過加稅、由全民買單。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