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19
賣屋竟被騙35萬元〈解說:余欽博律師〉
新聞:
知名房屋仲介連鎖店店長游x閎、仲介業務人員司x平、吳x泓,受託代售板橋市一間公寓,他們明知買家的議價空間,在410萬元內是可以購買的,但卻對賣家謊稱買家僅得出價375萬元,借題發揮後並從中獲利價差35萬元,檢方偵查後,發現他們將之前所簽立的買賣契約變造其中時間,最後檢方依背信罪等嫌起訴。
調查時發現,52歲游x閎為知名房屋仲介業者的店長,司x平、吳x泓為仲介業務人員,在94年4月間接受王姓屋主,委託出售名下所有的一間公寓,司男為了圖謀大筆的不法利益金額,竟明知業務人員吳x泓所接洽的買方陳姓婦人,願意給付410萬元價格購買該標的物,但卻向賣家表示只能出售375萬元,誤信的賣家即以該價出售,直到房屋辦理過戶後,店長游x閎即以410萬元與375萬的價差完成交易,並從中獲得利益,除上述不法利益外,亦收取委託服務費。
法律教室:
自之前的永x房屋與信x房屋爆發無間道事件後,對於房仲業無非是一次重要形象的加折,但因房仲業給予消費者的不信賴感相當高,如同上例亦是又一次的打擊。上述房仲店店長游x閎與業務人員等一同向賣家表示,買家僅願買410萬的價格,但實際上與賣家成交價卻在375萬,從中間接獲利35萬差價,按刑法第342條背信罪,游男與其業務人員等為賣家處理賣屋事宜,但卻為自己不法利益,以違背賣家所交付之任務,並損害賣家利益35萬;相反的,買家亦同。另外,是否得按同法第339條詐欺罪適用,在於房仲業雖有施用詐欺使買家與賣家陷於錯誤,並讓買家交付財物給房仲業,從中獲得不法利益,故亦得適用本罪。
聯晟法網
2008/09/04
冒名應徵房仲 帶客租屋騙租金
刑事局偵二隊一組昨天破獲男子薛鎮毅涉假仲介真詐欺案,查獲租賃契約、土地謄本影印數份、鑰匙、手機及身分資料等贓證物。(記者簡榮豐攝)
刑事局偵二隊一組昨天破獲男子薛鎮毅涉假仲介真詐欺案。(記者簡榮豐攝)
〔記者黃敦硯/台北報導〕冒用他人身分應徵房仲人員,再刊登廣告騙走房租及押金!
男子薛鎮毅冒用「單龍福」的身分向房屋仲介公司應徵,錄取後再暗中複製客戶資料及房屋鑰匙,上網張貼租屋訊息,詐取2個月押金、1個月的房租,昨天被刑事局偵二隊會同北市大安警分局查獲。
警方查出,薛鎮毅(37歲)因案被發布6條通緝,警方在他任職的房仲公司抽屜中採獲指紋,經比對才查出其身分。薛嫌表示自己因為缺錢,加上之前曾被人以相同手法詐騙,才會出此下策。至於冒用的證件是薛嫌之前在宜蘭擔任某公司經理,面試新進員工取得。
據了解,今年6月10日,薛嫌以單某的身分去東森房屋台大加盟店應徵房仲員,該店劉經理表示,當時嫌犯拿單的身分證、健保卡應徵,因證件上的照片與薛本人差距不大,他們很難分辨真偽。警方不排除他還有去其他房仲公司應徵,將進一步了解。
警方日前獲悉,有男子「單龍福」在網站刊登租屋廣告,帶人去看房子,再收取2個月押金及1個月房租,由於嫌犯有房屋鑰匙、密碼,還會出示房屋所有權狀,致被害人幾乎都會上當付錢。
不少被害人搬家時,發現屋內早已有人居住,或鑰匙已遭更換;還有被害人把原來所租的房子退租,結果造成無處可住窘境。
警方調查,薛嫌不到1個月時間,至少涉及10多起案件,帶被害人看的房子,遍及北縣市高級住宅區,並以低於市價2至3成的租金出租,以誘人上鉤,而詐騙所得約數十萬元。
據東森房屋台大加盟店劉經理說,這名員工才上班2、3天,就私下拿客戶要賣的房子去出租,幸好有意租屋者打電話到公司詢問何時簽約,才東窗事發,沒想到,嫌犯一聽事情曝光,隔天便不見人影,再也聯絡不上,而公司立刻向轄區大安警分局報案,公司並不知道他竟私下偷走客戶資料。
劉經理無奈的說,公司也是被害人,因為他們原本在新進員工的把關就很嚴,都會打電話去原服務公司打聽,可是薛嫌拿的資料都是真的,讓公司很難防範。
自由電子報2008-9-4
「六條通」男子臥底房仲業假租屋真詐財遭逮
2008-09-04 09:15:02 蕭承訓/台北報導
身揹「六條通」的通緝犯薛鎮毅,逃亡期間,冒用單姓男子身分,臥底房仲業,利用代客賣屋機會,複製鑰匙,再以假租屋方式詐財;刑事局偵二隊昨天上門逮人時,薛還企圖以假身分矇混過關,但在警方拿出證據後,始俯首認罪。
警方發現,薛嫌原本在桃園中壢犯案遭識破,今年初轉移陣地到大台北地區犯案,由於假租屋的地點都在大學附近,不少被害人是大學生,還有法律系學生,他們被騙後在網路號召「同病相憐」的被害人,一起揪出薛嫌的真面目。 警方查出,薛鎮毅在民國九十五年間,因違反銀行法、詐欺及業務侵佔等六條罪,遭通緝逃亡迄今。為了謀生,他以單某身分到一家房屋仲介公司應徵,上班沒幾天,就把客戶資料帶走,並擅自在知名租屋網刊登廣告,對外租屋牟利。
警方說,薛嫌所刊登租屋廣告內容,租屋地點包括北市大安區、信義區、松山區、萬華區及北縣中、永和地區,由於地處精華區,薛開出的價碼又相當低,吸收不少人上門。
為了怕穿幫,薛嫌還騙被害人說屋子裡有房客,不方便看屋,只要看照片即可,不少人繳完押、租金,準備搬進新家,才發現真屋主在家,始知被害。
也有被害人付錢後,拿到薛嫌給的鑰匙與開鎖密碼,幾天後當赴租屋處時,發現密碼已經被更改,無法開門。
由於薛嫌是以單姓男子身分對外,許多被害人都以為他姓單,員警找來單某說明,單說是向薛應徵時,證件遭對方取走,而警方查出薛前科累累,還是名通緝犯,昨天前往其落腳處埋伏,他一現身,立刻逮人。
狡詐的薛嫌還企圖冒名掩飾,警方在其住處起出大批贓證物,他坦承犯案十多起,獲利近百萬元,警方呼籲被害人出面指認。
2008/08/30
房仲無間道
國內兩大房仲業者—信義和永慶房屋最近爆出商業間諜糾紛,情節宛若電影「無間道」,讓外界嘖嘖稱奇,不過看在同行眼裡,這種事卻是一點也不稀奇。業者說,房仲業競爭激烈,臥底時有所聞,手段千奇百怪,而惡整對手,更是司空見慣。
信義房屋因日前赫然發現服務18年的資深店長葉建輔,是死對頭永慶房屋總經理葉凌棋的弟弟,懷疑他涉嫌盜取公司機密,將他開除,並提出告訴。永慶房屋則除了否認派人臥底,也反批信義房屋趁景氣反轉時,使出不良競爭手段。
臥底早就是公開的秘密
真相為何,有待調查,但在業界,許多業者說,臥底這種事,其實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一位業者表示,房仲這一行,最重要的就是交易資訊,誰能掌握更多買方、賣方,誰就是贏家,也因此多數業者多會想盡辦「了解」同行手上資料。
早先最流行的方式,就是派自己員工去對手公司應徵,除了蒐集對手客戶名單外,也順便了解對手作業模式、訓練課程等。為了讓派去臥底的員工能獲得賞識,快速升遷,以便「工作」更順利,通常還會給予一切必要的業績支援。後來業界普遍有了警覺,紛紛決定只用社會新鮮人後,又出現了新模式。就是應徵新手時,除了正規的營業員,也順便物色一到兩位專做「特殊任務」的人員,也就是臥底。
高薪誘自首 反將一軍
譬如徵才時表面上錄用了10個人,實際上採用12位,另外兩位雖然在公司沒名沒份,但正常給薪,工作則是再到其他房仲公司去應徵,如果順利獲得錄取,就當臥底,公司給薪 (形同雙薪)還給獎金,不順利就回公司正式上班。
由於這種事也很快傳開,據了解,也有業者將計就計,在應徵新人時,以高額獎金誘使對手派來滲透的人「自首」,然後不錄用他,讓他回到原公司,再反過來把該公司的客戶資料給盜出來,也就是「反間計」。除了派間諜臥底外,業者說,現在也很流行直接派人暗地裡跟蹤對方營業員,知道對方所接觸的對象後,就派人從中攔截。
蒐集資料 打擊對手搶客戶
萬一改變不了,更狠的就搞破壞。告訴賣方被對方騙了,不應該賣這麼便宜,對方都是自己買下賺差價;告訴買方,對方賣的都是問題屋、糾紛屋等等,都是稀鬆平常。據了解,有些業者還會準備一本專門蒐集不利某公司的剪報,提供給業務員,用來打擊對手搶客戶。
惡整對手在業界則已是見怪不怪。文山區前一陣子買氣發燒,有一家知名房仲店每到周六日,電話更是響個不停,但卻沒有一個是真的想買屋的。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對手雇了好幾個人打電話,目的是讓該店電話全面癱瘓,接不到生意。
假裝買方癱瘓電話、放鴿子
最常見的,則是找業務員假裝買方,打電話約時間,然後放鴿子,大家騙來騙去,後來有一家業者乾脆動員蒐集對手所有電話,輸入自己電話,電話一響,就知是不是同行惡搞。不過據了解還是有人另外找人當假買方,三不五時,就「玩」一次對手,讓對手浪費時間和體力。最讓人好笑的,則是北市有兩家分屬不同房仲集團的店頭,有一家為惡整對手,故意冒名打電話叫了20個pizza,送到對手店頭,對手想也知道是誰幹的,於是立刻打電話給好幾家瓦斯行,「奉還」10桶瓦斯,搞到同業都想出面說,「不要再鬧了」。
2008/06/26
避免租屋被騙,簽約時請房東出示房屋稅單、身分証
2008/6/26永慶房仲網
高雄市三民區明仁路上的「河堤精品館」商品街三十幾戶店家,在95年向一名林姓男子以預繳一年至五年房租,或每間店面付四萬元權利金方式承租,今年二月林姓男子忽然失蹤,又爆出該商場根本是違章建築,而且林姓男子未將代收費用交給地主,地主向高市工務局報拆,並自行雇工將部分店面拆除,店家只能痛罵:「真沒良心!」
這些店家除了繳交租金、押金外,每個月還另繳保全、水電等費用,林姓男子失蹤後,地主稱未收到款項,要求店家搬走,但店家認為她們已繳清租金不願搬,並已聯合對林提出民事求償。
商品街在95年十月已被查報為違章建築,當時因故未完成拆除,訂今年6月30日起將執行拆除,日前地主則先派人拆除部分空店面。因地主沒有與店家簽約,確實可要求店家遷出,店家僅能打民事訴訟向二房東求償。
如何避免租賃糾紛呢?永慶房屋提醒民眾,承租店面時,應確認房東是否為所有人,可請房東出示「房屋稅單」及「身分證」來查證;若向二房東租屋,須請二房東出示大房東同意書,並注意二房東與大房東間的租約何時到期,若大房東與二房東租約即將到期,最好直接與大房東訂約,並將押租金交付給大房東。
2008/06/15
抗癌新藥幌子房仲業者被騙 警方提醒防騙
【大紀元6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孫承武台北十五日電)詐騙手法層出不窮,近來房市回春,有能力交易者,多半手中有大筆現金。就有騙徒假藉購屋為由,與同夥唱起簧行騙,在新竹縣從事房仲買賣的江姓男子,遭騙徒以握有抗癌新藥的幌子,前後被騙新台幣一千零八十萬。全案檢警除循線追查,也提醒民眾小心防騙。
根據警方165反詐騙專線指出,本身為房仲業股東的江姓男子手邊有一間套房要賣,今年五月底透過中間人林先生介紹認識買屋人趙姓男子。就在雙方買賣簽約當日,三人約定咖啡店見面,趙先生突然表示必須中途離席去賣藥,並拿出一個裝有三十個玻璃瓶的藥箱,聲稱這批藥是由五個國家共同研發製成的抗癌新藥,國內已有數家醫院採用。
165專線表示,接著林姓男子搭腔表示,他的妹妹在新竹空軍醫院擔任護理長,與院長私交不錯,可由她拿藥向院長確認這些藥是否確有其價值。
三人於是開車來到醫院前,只見一穿著護士服的女子上前與林某打招呼,並將藥拿給院長鑑定。三人在醫院等候約十分鐘後,這名「護理長」拿藥下樓,並表示院長認為這藥很難得,願意以每瓶新台幣十六萬元價格收購,而且有多少就買多少。
趙某表明手邊有三箱共九十瓶,可以每瓶十二萬元賣給林先生,但林姓男子以沒有那麼多現金,轉而從恿江姓被害人「若以每瓶十六萬價錢賣給院長,馬上現賺價差三百六十萬」。
被害人心想機會難得,從銀行提領一千零八十萬買下這三箱藥,再由林某陪同前往醫院賣給院長。出錢的江姓男子獨自在大廳等候,不過,由假扮的護理長兄妹檔等騙徒先後藉故離去,自此不見蹤影,被害人報警這才揭穿騙局。
165專線提醒民眾,詐騙歹徒利用人性貪婪弱點,設計圈套中的甜點往往讓人失去理性判斷能力,因此,不合常理、太過誇張、與時價不相當的情境或狀況,都是研判是否為詐騙重點,千萬不可因一時衝動陷入詐騙陷阱。
6/15/2008
2008/04/29
小從斡旋金、大至土地買賣訂金都被騙
房地產的好景氣已經延續了五個年頭,購屋自住的民眾、投資客紛紛大舉進場卡位買屋。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專業程度頗高的房仲業者,竟然也成為詐騙集團下手的對象。詐騙集團一一破解房屋、土地所有權狀過戶等專業層面問題,然後藉由掌握民眾買屋恐急的心理,配合造假伎倆,小從買屋斡旋金,大至土地、房屋竟然都可以行騙。
說來一點都不誇張,目前已有出現不少案例,讓民眾及房仲業者損失慘重。以下為詐騙集團用來行騙的新手法。
最常見的方式是騙取小額斡旋金。詐騙集團先是扮演假買方,展現十足的買屋誠意,但以工作忙碌為由,經常與賣方屋主約在星期五下午,也就是銀行營業時間結束之後,來進行買賣簽約交易,然後拿出幾可亂真的假台支本票支付訂金,並趁著賣方心防鬆懈之際,提出拿鑰匙看屋的要求,輕鬆騙取鑰匙。
可是,詐騙集團拿到鑰匙之後,並非真的前去看屋,而是拿著鑰匙去複製數份,然後火速到不同家的房仲業者店裡,佯稱不滿意這間剛買的房子,決定委託業者賤價出售。由於詐騙集團刻意壓低售價,自然吸引眾多不知情的買家詢問,加上適逢星期六、星期日看屋人潮的旺日,很容易便吸引多組買方出價,假買方藉機與透過不同房仲業者前來的買方成交,並立即要求買家支付斡旋金,操控買方不想錯失良機的心理,成功騙取斡旋金。
結果,等到星期一銀行開門營業,賣方屋主到了銀行才發現台支本票是假的,根本無法兌現,而其他房仲業者亦陸續察覺情況有異,紛紛報警循線追查。可是,此時,詐騙集團早已拿著所騙取的大筆斡旋金,逃之夭夭。
另一個案例發生在新竹,詐騙集團掌握營建公司養地推案的心理,扮演假地主在地方上刻意釋出有一筆市價四億元土地要出售的消息,結果引起多家房仲業者注意、角逐,後來,由當地一家小型的房仲業者出線,拿到該筆土地出售委託,這家房仲業者也找到建商購買。
之後,詐騙集團與這名建商相約在真地主的家門口見面,然後搬出家中很吵不方便等等藉口,遊說這名建商另覓地點進行交易。到達地點後,詐騙集團拿出假的土地所有權狀、假印鑑給這名建商。由於詐騙集團手法高明,將相關文件仿製的維妙維肖,連陪同建商交易的代書也未即時察覺有詐,反而拿出4000萬元作為訂金。
更高明的手法在後面,詐騙集團為了降低建商、房仲業者的心防,還會跟建商說不必付現金,以本票支付即可,並在交易的當時,反而大方拿出160萬元的現金,作為仲介費佣金給該名房仲。正當仲介及建商雙方為交易完成而興高采烈,並辦理過戶時,才發現土地所有權狀、印鑑都是假的,根本無法過戶。然而,詐騙集團早就拿著4000萬本票「落跑」,最後該家房仲不堪建商求償,只好閉門大吉。
詐騙集團手法與技術不斷翻新,甚至連具有專業門檻的房仲業者都能騙,實在令業者深深感嘆。
買屋詐騙》三道防線 讓詐騙集團無法得逞
詐騙集團騙術越來越高明,連精明的房仲業者都無法倖免,一般民眾又該怎麼辦?根據業者觀察,房仲業者已經成為詐騙集團眼中的肥羊,並接連出現多件得逞案例,「出事」的多半是單店或規模較小的房仲業者,因此民眾若能選擇規模大、知名品牌的不動產經紀業者,由集團資源較為充分的業者先進行第一步的資訊過濾及查證,至少可將風險降到最低。
住商不動產指出,一般民眾一輩子買賣房屋數次不多,而且房屋的買賣金額動輒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元,所費不貲,甚至是花上畢生心血才買得起,因此,若是碰上詐騙集團,實在很倒楣,民眾學會如何防騙很重要。
依據業者瞭解,目前被騙的房仲業者以小型或單店居多,大型房仲業者因為資訊交流迅速、來源夠多,而且一耳聞風聲便會通令各店進行提醒,因此詐騙集團想藉機而入的機率相對較低,民眾若能選擇較具規模、知名度又夠的房仲業者,至少已經搭起第一條防線。
其次,進入實際買賣的交易階段,可要求房仲業者製作「不動產說明書」,雖然此舉目的是為讓房屋相關瑕疵能夠充分揭露,可是也等於強迫房仲業者一定得回頭找買方提供相關訊息。此時,詐騙集團容易露出破綻,民眾也成功築起第二道防線。
根據「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規定,「不動產說明書」屬於買賣契約的一部分,因為不動產的重要資訊,往往是消費者決定購買與否的重要因素,一些不肖業者為達成交易目的,會故意隱瞞房屋的重要資訊,如房屋曾經是凶宅、曾發生過火災、曾被建管單位列為危險建築等,而完整披露可以保障買賣雙方的權利,更可以降低買賣糾紛。
最後,買賣房屋最好使用「履約保證」,履約保證必須支付些許的費用,但卻可以讓買賣雙方在交屋前獲得最完整的保障,此外,消費者在購屋前最好向房屋附近的鄰居詢問,瞭解房屋出售原因,並在不同時間點,實地且多次了解鄰近房地狀況,以蒐集更完整的資訊。
2008/04/08
高雄市出現法拍屋掮客專騙代償金!
http://www.cib.gov.tw/pda/Pindex2.aspx?WN_Serial=444
高雄市近來出現利用法拍屋來進行詐騙之手法,歹徒利用買屋者不懂購買法拍屋的正確程序,謊稱可藉由特殊管道、門路向債權銀行協議清償債務,只要先支付該法拍屋拍賣價二成的押金,就可以不必經由法拍程序購屋,陸續有江小姐(45歲)、李小姐(52歲)、吳小姐(47歲),因為看到路邊廣告看版後登門詢問,直到交給歹徒簽約金、押金後,才發現自己所中意的法拍屋已被標走,三人共被騙走230多萬元,警方呼籲,購買法拍屋一旦經由法院公告進入法拍程序後,必須經由公開競標才能購得該屋,絕對無法透過特定管道,向債權銀行私下協商償債而取得該屋。
這三位被騙的小姐都是透過路邊的廣告看版,前往位於高雄市覺民路的「民生不動產公司」與彭總經理洽談購買法拍屋,彭總說他有門路可以去向債權銀行協議清償負債,只要先付該法拍屋價二成的押金,若是協商成功,就可以不必經過法拍程序,直接以償債方式取得該屋所有權,三人未經查證就相信了這說詞,她們各付了68萬、23萬、140萬給彭董,卻在2天後發現,自己所中意的房子卻被別人下標買走,想要追回付款的支票,卻早已被提領,三人在向這家公司所在地的派出所報案後才發現,被騙的不只是自己,決定向這家公司的彭總提出詐欺告訴,並要追償被騙款。
彭總到案後表示,他因最近資金週轉不靈,情急之下才想到用此方法詐騙,但所騙得的錢已經花光,目前無法償還給被騙人。但被騙了140萬的吳小姐事後表示,這家公司在彭總到案2天後,已經更名為「全虹不動產投資顧問公司」並仍在原地址繼續營業,她擔心這家公司還會用相同手法進行詐騙,呼籲打算購屋者一定要在簽約交款前小心查證,尤其是購買法拍屋,一定要經過法院的公開競標程序,債權銀行無權也不可能,在私底下接受協商償還債務後,就撤除法拍程序,購屋人一定要多方查證,並向誠信可靠的房仲業者請教正確觀念,才能避免被騙傷財。
2007/04/29
假房東網路坑殺租屋客


台中市警方破獲利用網路刊登租屋廣告向民眾詐財的集團,該集團在受害者交付訂金後還會開立收據。
一大學生被騙近10萬
〔記者張協昇/台中報導〕上網租屋要小心!台中市警六分局何安派出所破獲一個假租屋真詐財集團,嫌犯假冒房東在「易租網」網站刊登低價租屋訊息,向7位民眾詐騙15萬6千多元,其中一名大學生被騙近10萬元;警方逮捕嫌犯李全成及邱皇霖,李嫌供稱係受陳姓男子指使,但警方不排除離職的房仲業務員李嫌就是主謀。
警方另從李嫌身上起出貼上自己大頭照、偽造賴姓房東的身分證及偽刻印章,甚至煞有其事與房客簽訂的租賃契約書,以取信被害人,另起出保險套,懷疑兩嫌除騙財外,也疑有意利用女房客看房子時劫色,呼籲其他被害人出面指認。
低價誘房客自動上門
警方指出,嫌犯李全成(41歲)在今年4月10日租用奇摩「易租網」後,假冒多間房子的房東,在該網站刊登出租房屋訊息,以4、50坪附家具房屋每月只要8000至1萬3000元不等房租,吸引房客上門。
待房客上門後,即委由自稱「何秘書」同夥邱皇霖(39歲)帶往實地看房子,房客若滿意付訂金,李嫌即出面簽約收錢,詐騙租金、押金及訂金,警方已查出假冒中市衛道路及何厝街兩間房屋房東身分,向7位民眾詐騙15萬6千多元,其中一名楊姓大學生,與李嫌談妥每月租金1萬3000元,但一次付半年可打9折,加上兩個月押金,被騙9萬6000多元。
太過便宜反啟人疑竇
警方指出,一名蕭姓電腦女教師在付了5000元訂金後,認為每月1萬1500元房租太便宜,且訂金收據事先寫好,相當可疑,於是向警方報案,警方昨偽裝成房客看房子,約出李嫌2人逮捕。
離職仲介偷鑰匙使壞
李嫌辯稱係受陳姓男子指使,房子鑰匙也是陳交給他,陳還要他偽造賴姓房東身分證,但警方查出,有恐嚇前科的李嫌去年底曾在台中某房屋仲介公司擔任業務員2個月後離職,得知房仲業者因採「聯賣」制度,會將託售房子鑰匙固定放在信箱或牛奶盒,方便其他業者帶房客看房子,不排除他是主謀。
鑰匙固定放 仲介聯賣有漏洞
〔記者張協昇/台中報導〕針對台中市有民眾委託房仲業者賣房子,卻遭詐騙集團冒用房東身分出租房屋詐財案,台中市一家房仲公司戴姓業者指出,問題出在部份投資客組成的房仲業界之間的「聯賣」制度,讓房仲業員工彼此間可輕易拿到房屋鑰匙,致歹徒有機可乘。
昨日2名被冒用身分的劉姓、賴姓房東,都是委託同一家房屋仲介公司出售房子,陳姓房仲業者也坦言「聯賣」作法確有漏洞,該公司已採取補救措施。
擔任老師的劉姓房東昨獲知遭人冒用身分,還將自己的房屋「出租」詐財,大罵「詐騙集團實在太猖狂!」另名賴姓房東則表示要向嫌犯提出偽造文書及無故侵入住宅的妨害自由罪嫌告訴。
據了解,部份房仲業者,為求快速賣掉房子,都採「聯賣」制度,即一間房子受託出售時,同時將相關資料傳給「策略聯盟」業者,並為方便各參與「聯賣」者帶房客看房子方便,會將鑰匙固定放在該房子的信箱或牛奶盒,有時會加密碼鑰,但也會告知參與「聯賣」房仲業者。
因此,所有參與「聯賣」房仲業者的業務員都可拿到鑰匙,因此,若房仲業者管控不嚴,有不肖房仲員工私下複製鑰匙,並在離職時流出時,就會出現類似詐騙案發生。
劉姓、賴姓房東昨日到派出所製作筆錄後均感到莫名其妙,被騙錢房客知道他們也是受害者,並未追究。
自由電子報2007年4月29日
2006/11/26
租屋盜賣、詐貸款… 假買賣真詐財 騙徒鎖定房市
租屋盜賣、詐貸款… 假買賣真詐財 騙徒鎖定房市
王莫昀/台北報導
最近房市火紅,張先生決定將手中的小坪數公寓逢高賣出,興沖沖地自行刊登廣告出售,沒多久就有買主上門,這位買主很「海派」,毫不猶豫地下訂金,剛開始交易正常,但最後海派的買主拿到銀行貸款後,未將尾款付清就消聲匿跡。
賣了房子卻沒拿到錢的張先生,不甘心受騙,積極向代辦的代書打聽,才側面瞭解,近來不少詐騙集團就是鎖定他這種沒有設定抵押的房子進行詐騙。
近一年來房屋市場火紅,交易熱絡,吸引詐騙集團覬覦,民眾遭詐騙事件頻傳,買方、賣方稍不留神,不但房子沒了,還會背了一身債務,即使身經百戰的房仲業或銀行,也免不了受害。
除了賣方外,買方稍不留神,同樣會成為歹徒眼中肥羊,今年八月間就發生詐騙集團租屋盜賣事件。
歹徒先是租房尋找買主,佯裝代書,告知買方幫屋主代售房屋,並拿出假的房屋所有權狀等證明取得買方信任,進行交易,要求不明究裡的買主將錢匯入假人頭戶,在交易完成後,旋即捲款潛逃。
買方興高采烈的搬入新家後,屋主因收不到租金,前往查看,這才東窗事發。
詐騙集團不僅向一般民眾行騙,連仲介公司也傳出受害事件。
一位仲介公司主管透露,台北市某家同業遭黑道詐騙,黑道先是找上門委託房仲業購屋,利用仲介業務員售屋時多少會吹捧房屋價值的弱點,購入後,沒多久,黑道開出「高價」再委託此房仲業出售,然後以價格、專業等問題找碴,且帶兄弟到場叫囂,除了要求這家房仲業吐出之前的服務費外,還要求賠償「精神損失」,該房仲業者為息事寧人,不得不拿出一筆錢,花錢消災。
除了詐騙集團,近來也傳出卡奴利用房屋交易償債、撈錢事件。
這位主管指出,近來市場上傳出二、三件身陷卡債風暴的卡奴,唯恐遭到討債公司暴力追討,乾脆一不作二不休,與在銀行服務的友人串連,或者向賣方協調,雖買下低總額的小套房,但卻以不實買賣契約向銀行抵押申請到高額貸款,且在順利取得貸款後,即將多餘的錢償還卡債,然後不支付房貸本金與利息,成為呆帳,放任房子遭銀行查封拍賣,結果倒楣的是銀行。
2006/11/24
房屋買賣防詐》指定撥款委託書 將上陣
■記者黃啟菱∕台北報導 (2006-11-24)
詐騙集團無所不騙,近來常有詐騙集團佯裝購屋,取得銀行貸款後卻遲不出面。因此,房仲業者積極推動銀行提供「指定撥款委託書」,日前銀行公會也已研擬委託書格式。
高雄市房仲公會理事長楊耀龍表示,不少會員公司最近反應,常有詐騙集團利用不動產交易及產權轉移過程複雜繁瑣的特性,以及銀行控管的漏洞,造成消費者財產損失。
楊耀龍說,經房仲公會全聯會法規會的努力,日前獲得銀行公會回應,研擬了指定撥款委託書,並已提供各銀行作為防範詐騙、糾紛控管的新機制。
所謂指定撥款委託書,是由買賣雙方先行協議,共同決定房貸款項撥進那一個戶頭,再交由銀行撥款。
永慶房屋法務副總吳朝發表示,銀行提供消費者指定撥款委託書,可保障不動產交易過程中買方貸款的用途及流向,讓賣方順利取得交屋尾款。
吳朝發解釋,目前常見的房地產交易漏洞有兩種。第一種是詐騙集團佯充買方,先爽快下定取得屋主信任,再持屋主土地及房屋權狀辦理高額貸款後捲款潛逃。屋主沒拿到錢,卻面臨房屋被拍賣命運。
值得注意的是,詐騙集團習慣找「無抵押權設定,且無人居住的不動產」賣方下手,因為銀行核撥貸款時不用經過代償手續,且貸款金額可全數拿走。
第二種常見手法則是,買方擅自從銀行取走貸款,拒絕出來付給賣方尾款、辦理交屋手續。
會出現這兩種詐騙手法,是因為銀行業者在過去都認定前來申辦貸款的買方即為所有權人,不在乎核貸款是否為支付賣方的尾款。
吳朝發建議消費者,銀行公會日前已研擬指定撥款委託書,並已通知各銀行。消費者在交易前,記得向銀行索取指定撥款委託書,讓買賣雙方共同決定撥款流向。
在該指定撥款委託書中,買賣雙方共有四項約定可選擇。包括指定貸款匯入賣方戶頭、指定貸款匯入履約保證專戶控管、指定貸款用以清償賣方貸款和由買賣雙方共同約定的其他撥款方式。
當買賣雙方選擇其一後,銀行將依據雙方約定辦理,且除非雙方重新約定,不能任由一方片面修改,以確保賣方尾款的安全。
吳朝發提醒,消費者將指定撥款委託書交給銀行時,記得將影本讓銀行簽收,並妥善保存好簽收影本,以確認銀行已收到委託書正本,避免日後爭議。
【2006/11/24 經濟日報】
2005/10/05
假房仲騙文件辦貸款
新聞來源
台北市議員黃珊珊、蘋果日報
2005/10/05
台北市議員黃珊珊昨指出,近來有偽裝房屋仲介的詐騙集團,利用北市地政處、稅捐處缺乏橫向聯繫漏洞,偽造土地增值稅繳款書及契稅繳款書等,將委託賣屋者的房屋辦理過戶登記,私自向銀行辦理借貸。
黃珊珊說,一名林姓婦人有意出售房屋,詐騙集團佯稱有買家有意購屋,依約給付五十萬元簽約金,並開立兩張共六百七十萬元本票。林婦誤以為成交,將不動產所有權登記所需文件交出。
偽造契稅繳款書
詐騙集團取得文件後,立即偽造「台灣台北地方法院公證處圖記」、「台北市建成地政事務所驗訖登記完畢」、「花企台北市分行代收國市庫稅款章」等,偽造土地增值稅繳款書及契稅繳款書,向古亭地政事務所完成過戶登記。之後,詐騙集團向銀行辦貸款,捲款逃逸,房屋則因貸款未付遭法拍。
黃珊珊說,林婦貿然交出房屋權狀,得自負輕忽責任,但地政、稅捐機關缺乏橫向聯繫,作業有二至三天「空窗期」,所以她要求稅捐處應與代收稅款的銀行,建立即時查詢回報系統,並彙整給地政處。地政處回應將著手防止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