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新聞》買賣-暇疵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新聞》買賣-暇疵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01/12

老屋拉皮身價漲 北市縣有補助

老屋拉皮身價漲 北市縣有補助

【聯合報╱記者陳培思/專題報導】 2008.01.11 04:40 am


想幫老房子美容卻又沒有足夠的經費?其實可以請縣市政府補助,出錢打點門面。例如台北市最多可以補助1/3工程款,但必須是法人提出申請;而台北縣補助最高額度是總費用1/4

北市 去年七件過關

台北市政府在前年首度編列500萬元,作為老舊建築物整建維護規畫設計與實施經費補助,幫台北市的老舊房子們美容拉皮,去年更增加預算到2500萬元,共通過七件申請案,一間廠辦大樓,六件住宅大樓或社區。

申請流程 需要半年

必須要由法人提出申請的案子,包含依法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都市更新會,以及最常見的公寓或大廈管理委員會,不能由個人提出申請。

工程的規模必須是一整棟建築物,不可用單獨幾個樓層或幾戶提出申請,補助的項目包括了整建維護的規劃設計及工程費,補助額度則是以個案總工程花費的1/3為原則。去年申請補助金額從40萬元到800萬元,但北市都市更新處更新事業科指出,由於申請流程大概需半年,其中又必須提出較專業相關書面文件以及簡報等,如果金額太小,耗費的精力並不是很划算,最好總工程預算超過300萬元,也就是補助金額在100萬元以上比較合適。

今年台北市政府也提出了2000萬元的預算送議會審查,最快會在一月底公告,將有兩個月時間可以提出申請。

而台北縣政府更是大手筆,去年編列了5000萬元的預算,補助幫台北縣的老房子們改頭換面,但申請時間兩個月內,竟然沒有任何人申請,今年初步規畫會在年中,再度推出這項補助計畫,預算約為2000萬元。

北縣 資格比較寬鬆

相較於台北市,台北縣對於申請人資格較寬鬆,可以用個人名義提出申請,補助經費以不超過總工程款的1/4為原則。

根據臺北縣都市更新整建維護補助要點,有兩種類型的老房屋可以申請補助,第一種是10棟以上或面臨最寬道路長度超過50公尺,而且其中二分之一的屋齡得超過30年以上。

另外一類就是屋齡超過30年以上,整棟為六層樓以上的集合住宅,面臨12公尺以上道路長度至少要達15公尺。

北縣市政府不僅補助老房屋面子問題,其實整建維護補助內容還包括騎樓整平或門廊修繕等,還有加強公共安全的消防設備和避難設施等,也都是在可以申請補助的範圍。

【2008/01/11 聯合報】

老屋拉皮》首重抓漏 注意結構

【聯合報╱林韋任】 2008.01.11 04:40 am

又絃設計負責人鄧世宏:

老屋要拉皮,首重抓漏。必須先檢視屋內有沒有嚴重的漏水區域,如果有,外牆包括牆頂的防水、屋外的窗外都要重新施作;如果光是外牆拉皮,一般三層樓透天厝、建地面積30坪以內,大約預算可以控制在40萬到70萬元之間。

如果老屋光拉皮不夠,還得加強「內在美」,工程就比較浩大,建議可先用居住人數來分配房間數,然後決定客廳、起居室及廁所的位置,再來考慮要不要更改外牆的開窗位置及開窗面積,甚至樓梯部分要不要做大調整。

一般來說,老屋拉皮之後屋內可以依現況做調整,比如根據廚房及浴室更新舊有的管路,把進、排水口做更新,另外依據使用的情況斟酌增加或減少插座的數量,也更換新的網路設備及漏電斷路器,就可以讓老房子變得更安全舒適。

想掌握老屋拉皮的預算,可以先檢視房屋結構的嚴重性(如外牆漏水、鋼筋外露、樓板傾斜)來估算,先解決結構問題,再根據屋內的水電設備(如插座、電燈、廁所、空調設備)來分配預算,屋外結構補強包含室內水電更新的話,一般三層樓、建地面積30坪以內,價錢大概在70萬到120萬元。

【2008/01/11 聯合報】

老屋拉皮》需天時地利人和

【聯合報╱記者陳培思/專題報導】 2008.01.11 04:40 am


老舊房屋改建要取得住戶共識相當困難,改建過程耗費將近兩年時間,受限於公設比提高,改建後實質坪數下降,是許多住戶不想改建的主因。在台北市寸土寸金的狀況下,老屋拉皮是讓房價「老當益壯」好方式。

拉皮整容 穩住身價

大樓拉皮成功改頭換面,既能穩住房地產身價,也對都市景觀有幫助,只要結構安全,是很划算的投資,

一般來說,30多年的老舊房屋拉皮整容,外牆拉皮材質以磁磚最便宜,石材則貴二倍以上;若住戶密集,施工難度提高,總工程費也會跟著增加,平均每戶分攤大概要從十多萬元起跳,但房價保守估計至少會提高一到兩成,相形之下顯得划算。不僅僅是穩住老房子身價,甚至單價還可以年輕個十幾歲。

但要能夠順利拉皮成功,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專案主任徐佳馨指出,也不是每一棟都會那麼順利,至少得具備「天時」、「地利」、「人和」,才能皆大歡喜。

所謂的「天時」,就是指如果大樓外觀老舊,又剛好週邊都是嶄新大樓,拉了皮的老屋,在價格上會有明顯拉抬的效果。

掌握地段永遠是投資房市的最高法則,好區段就能享有高房價,位於黃金地段的老屋,整修後的效果與價格,與次級區段相較,更讓人驚艷,一般而言,只有精華地換才具有拉皮價值,也就是「地利」。

除了找到好的營造商,整建最困難的就是住戶要達成共識,甘願自掏腰包外,還必須忍受數個月到一年不等的施工期。

許多老屋住戶雖然有心拉皮,往往因為個別住戶反對,而胎死腹中。王先生去年在杭州南路買了間公寓,外牆剝落,看起來老舊,有住戶提議整建,五層樓公寓,總共加起來十戶,有的人家因為剛裝潢不願意改建,於是老屋拉皮成為最適合的整建方案,但整棟公寓拉皮整容需要100萬元左右,平均每戶得負擔至少20萬元的經費,礙於住戶們無法達成共識,兩三個月後,拉皮的計畫就不了了之。

商辦更要愛面子

除了住宅要拉皮顧面子,商辦的面子問題更是不能馬虎。

辦公室代表著公司門面,攸關公司形象,外表姣好的商辦大樓較受到青睞,租金也會水漲船高。

位於長安東路和松江路口的商辦大樓,本來每月每坪租金1000元都還乏人問津,但拉皮整建之後,租金躍升到1200元至1300元;南京東路和光復北路口的商辦大樓,拉皮美容前每坪單價大概30萬元,但整修門面之後,單價漲到37萬元到38萬元之間。

南京東路上已經有幾棟商辦大樓正考慮要重新裝修門面,拉抬身價。

【2008/01/11 聯合報】

拉皮實例》砸5000萬 房價漲一成

【聯合報╱記者陳培思/專題報導】 2008.01.11 04:40 am

隔著敦化南路,面對台北市最昂貴的遠企辦公大樓,26層樓的藍天凱悅大廈,看起來和四周新成屋一樣亮麗,前年開始整棟大樓外觀拉皮整建,換掉老舊外殼,去年五月完工,很難看出藍天凱悅大廈屋齡超過20年。

藍天凱悅大廈管委會表示,整個拉皮工程費用大約花了五千萬元,住戶依照持有坪數多寡分攤費用,每戶大約負擔10萬元到30萬元之間。

藍天凱悅大廈的住戶加起來總共超過200戶,但管委會表示,大前年有住戶提出拉皮的提議,幾乎沒有住戶反對,都支持整建大樓外觀,提高整體居住品質。

根據房仲業者評估,整建拉皮之前,藍天凱悅大廈每坪單價落在50萬元到52萬元之間,但改善外觀之後,每坪單價喊到55萬元至60萬元,短期之內漲幅就超過了一成。

敦化南路二段藍天凱悅大廈前年開始整棟外觀拉皮整建。房仲業者評估,拉皮前每坪單價落在50萬元到52萬元之間,改善外觀後,每坪單價喊到55萬元至60萬元。

【2008/01/11 聯合報】

2007/12/25

誤買漏水屋 先賠五百五十萬訂金

中國時報
誤買漏水屋 先賠五百五十萬訂金 20071224  

記者( 陳佳鑫/台北報導)
 劉姓法院庭務員找永慶房屋仲介買屋,仲介人員未清楚告知嚴重漏水等屋況,她在不知情下付出五百五十萬元訂金後,黎姓屋主竟不願讓她入屋查看,導致銀行人員估價不及而無法核貸,本月廿五日,她將因違約,導致訂金遭沒收。

 另據劉女自行蒐證發現,黎女在收訂後,仍將房子委由他家房仲業銷售,涉嫌「一屋多賣」,她懷疑永慶房屋與黎女設圈套讓她違約,已向地檢署提起詐欺、背信罪等告訴。

 劉女為法院庭務員,其夫為高檢署書記官,原居住於大安區司法新村宿舍內,因宿舍將於明年三月拆除,她急於買屋搬家,上個月透過永慶房屋大安店仲介。

 楊姓仲介提供香港籍黎姓女子位在復興南路二段一處房子,還附帶停車位。但劉女看屋時,楊某未提供「建物現況確認表」等資料,且未清楚告知房屋後牆全部嚴重漏水及屋內木質裝潢遭白蟻嚴重蛀蝕等不良屋況。

 當時,楊某表示屋主願意以一千八百五十萬元成交,並強調替劉女爭取到八萬元修補房屋漏水,劉女詢問屋內何處漏水,楊卻只告知陽台外推部分邊緣有些許漏水。

 劉女誤信下簽訂買賣契約。但找裝潢工查看,卻發現後牆滲水嚴重等,要完全修復須二、三百萬元,她才驚覺吃大虧。

 她向永慶房屋要求減少價金,永慶房屋卻遲遲無回應,最後竟要劉女「自己與屋主協調」。她忍無可忍,十二月初向電子媒體爆料。

 報導後,永慶房屋當晚同意以四十二萬元和解,劉女勉強同意簽字立約,詎料,另一波惡夢又來襲。

 原來簽約當天,永慶房屋才提供「建物現況確認表」等資料,但黎姓屋主則要求她要於廿五日交付全數價金,而非契約書上約定的完稅後廿一天內交付。但她仍勉強同意,並已交付五百五十萬元至履約專戶中。

 然而黎女卻不同意讓她看屋,永慶更以沒有房屋鑰匙為由,以致銀行人員無法入內估價。劉女在十七日透過市議員協調,永慶房屋在十八日才安排銀行人員入內估價,但因銀行遲遲無法入內估價而退件,當天雖已估價完成,也無濟於事。

 她向大樓管理員及住戶查證,才知道黎女雖與她簽約,仍將房子委由其他房仲業者託售,業務員向她表示,該屋廿三日即開賣,另家則強調十二月底至明年元月開賣。

客戶罵「吃人夠夠」 永慶:沒賺錢啦

來源: 中時電子報

「永慶房屋真是吃人夠夠!」劉小姐氣憤表示。她說,這起購屋糾紛折騰她一個半月,她被搞得身心疲憊,暴瘦五公斤以上還得訴訟,她對於永慶房屋以此惡劣手法售屋,極為氣憤。

 永慶房屋大安店店長林忠義則說:「本案沒賺到錢,只是做服務!」,卻對黎姓屋主不讓劉女看屋一事,一再用「點交前會給她看」一語含糊其詞,並強調全案已經由市議員協調,要記者向市議員求證。

 林忠義並對黎女要求在本月廿五日交付尾款一事聲稱不知情,經記者持續追問,他才回答尾款應該是「在完稅後(即十八日)廿一天內交出即可」的回答。

 劉女說,當時房屋仲介說這屋「買到賺到」,結果當初她看房時,因有布簾遮住漏水惡況等,她知情後要求減少價金,卻遭永慶漠視,她才找電子媒體爆料。永慶遂找人修補漏水、蛀蝕的惡況,媒體採訪時惡況已解除,受訪的協理還說那種情況很容易看到,卻對修繕補償金由八萬元調到四十萬元一事支吾其詞。

 事後,她雖簽約,還因無法看屋,找市議員協調,「現在卻因無法貸款面臨違約,先前價款將被沒收「。劉女直斥「這真是一個布滿陷阱的泥沼!」

2007/12/22

買到漏水屋 半年內記得求償

買到漏水屋 半年內記得求償

【經濟日報╱文/黃啟菱】 2007.12.22 03:10 am


內政部日前發布統計,今年第三季各縣市受理的不動產消費申訴案共計402件,較去年同期增加32.2%,其中,又以房屋漏水最常見。太平洋房屋提醒消費者,如果買到漏水屋,一定要掌握半年保固期,以免損害自身權益。

今年第三季購屋消費糾紛最多的區域為台北市,共有69件,其次是新竹縣的66件與台中市56件;特別的是,新竹縣的消費糾紛大增,可能與近來新竹房市熱絡、交易量增加有關。

在這402件房地產消費糾紛中,排序前五名為「房屋漏水」(79件)、「施工瑕疵」(41件)、「終止委售或買賣契約」(29件)與「交屋延遲」及「隱藏重要資訊」。

太平洋房屋副總經理李珠華說,太平洋房屋近五年的各類客戶投訴案件中,也是以漏水保固理賠案件最多,比重高達七成,每件保固金額平均為2.7萬元。

李珠華表示,萬一消費者不小心買到漏水屋,民法第365條有規定,房屋內滲漏水若是由原屋主留下來的,原屋主即負有瑕疵擔保責任,在半年內買方可向賣方求償價金,以及重大瑕疵五年期間的解約權。

若非原屋主遺留的瑕疵,或非經由改建所引起的漏水問題,各家房仲業者也都提供不同程度的保固服務。房子滲水的原因很多,屋齡、施工不良、建材或擅自改建,都可能造成滲水屋,建議消費者在看屋時,可挑選暴雨過後,看是否會滲、漏水。

李珠華說,房市走了好幾年的大多頭,各建商都積極推案,施工及服務品質相對吃緊,造成施工瑕疵的情況。消費者要確保購屋權益,交屋前的點交驗收需詳實仔細,除了檢查各種設施,還要向建商索取竣工圖與管線配置圖,逐一核對。

此外,廣告也是契約的一部分,若廣告內容不實,民眾可以要求解除契約,且依消保法規定,建商對消費者的義務,不得低於廣告內容。

李珠華說,預售屋代銷業者常用五花八門的促銷手段,製造買氣旺盛氛圍,吸引民眾上門,對此,消費者務必理性冷靜,確實審視契約內容,不可輕率立約。

【2007/12/22 經濟日報】

2007/12/20

新屋「施工瑕疵」攀升 中市、竹縣爭議居冠亞

新屋「施工瑕疵」攀升 中市、竹縣爭議居冠亞

2007年第3季全國各縣市政府受理的不動產消費申訴案有402件,較去年同時期增加32.2%。太平洋房屋根據內政部最新出爐統計資料,彙整91年至96年第3季,全台房地產消費糾紛累計件數共達4,513件,這類購屋消費糾紛有逐年增加趨勢,每年交易糾紛件數分別為91年335件、92年384件、93年584件、94年968件、95年1283件、96年前3季/959件,交易類型涵蓋了不動產仲介業之新成屋、中古屋之仲介糾紛,及建商推案之預售屋。九十六年第三季購屋消費糾紛最多的區域,依序台北市69件居首,其次新竹縣66件、台中市56件、桃園縣46件、和台中縣23件….,相較歷年各季,新竹縣首度名列房地產消費糾紛發生率第二高之區域。

太平洋房屋行銷部指出,九十六年第三季台灣發生的402件房地產消費者糾紛中,排序前五名為「房屋漏水(79件)」、「施工瑕疵(41件)」、「終止委售或買賣契約29件」、「交屋延遲」28件、「隱藏重要資訊(22件)」。

買到漏水屋 掌握「半年」保固期

萬一消費者在面對住家滲漏水的情況時,該如何處理呢?太平洋房屋行銷部指出,民法第365條規定,房屋內的滲漏水若是由原屋主留下來的,原屋主即負有瑕疵擔保責任,因此在半年內買方可據民法向賣方求償價金以及重大瑕疵五年期間的解約權。若非原屋主遺留的瑕疵或非經由改建所引起的漏水問題,各家房仲業者,在這方面提供不同程度的保固服務,購屋者可別「漏」了這項權益。

太平洋房屋副總經理李珠華指出,房子滲水的原因很多,屋齡、施工不良、建材或擅自改建是造成滲水屋的元凶,暴雨過後看房子,消費者可一一詢問房子的各項細節,如房子的屋齡愈老、改建幅度過大,滲漏水的機率就高,而當您發現房子有漏水、滲水的情形,可向房仲業務人員反應並記錄下來,藉此做為和賣方議價的依據,如果瑕疪情況嚴重,就得好好衡量一下,免得吃虧。
根據太平洋房屋近五年的各類客戶投訴案件中,也是以漏水保固理賠案件最多,比重高達七成,每件保固金額平均為二萬七千元。李珠華指出,為避免購屋糾紛的產生,相關法令日趨周延,包括公平法、消保法、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以及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等相關法規,均提供消費者在購屋時的相關保障。不過規避購屋糾紛不光靠政府的加強宣導,銷售單位的切實配合執行,加上消費者觀念的覺醒,才是主要關鍵。李珠華指出,消費者要了解法令規定,才能爭取自身最大利益。選擇房屋仲介公司時,也應選擇有提供房屋保固的業者,以免買賣成交或住進去後各項缺失一一浮現而求救無門。李珠華建議傋屋者,為了自身權益在簽立買賣契約時,要將「要約」寫清楚,如載明屋況瑕疪上的解決方式,而且最好在雨天看屋,他說風災水患後正是看房子的最佳時機點。

【註:民法第365條第1項規定「買受人因物有瑕疵,而得解除契約或請求減少價金者,其解除權或請求權,於買受人依第356條規定為通知後6個月間不行使或自交付時起經過5年而消滅。」民法第365條第2項規定「前項關於6個月期間之規定,於出賣人故意不告知瑕疵者,不適用之。」因此,在出賣人故意不告知的情況下,解除契約是沒有期限的限制的。】

第三季「施工瑕疵」糾紛 中市竹縣爭議多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91~96年核發建築物使用執照住宅類平均年增率預估19%,由於建商規劃量體激增,施工及服務品質相對吃緊,交屋糾紛也開始增多,造成建案建築工程出現瑕疵的購屋糾紛直線竄升。因此消費者要確保購屋權益,在交屋前的點交驗收動作務必更為詳實仔細,確實檢查屋內外的各種設施,還要向建商索取竣工圖與管線配置圖,將有助於民眾瞭解房屋的結構。

太平洋房屋行銷部指出,96年台中地區,在市場利多激勵下,房屋交易量揚升,相較95年上半年新屋爆量103%、推估全年成長80.6%,建商推案之新成屋買賣糾紛也相對激增。第三季發生的41件「施工瑕疵」購屋爭議,以台中市的13件和新竹縣的12件為最多,比爭議第三名的高雄縣(6件)多出2倍之多;而「交屋延遲」糾紛28件,新竹縣就占了半數14件。

李珠華指出,成屋與預售屋買賣發生糾紛,最常見的還有「契約審閱權」、「定金返還」、「隱瞞重要資訊」、「廣告不實」等,購屋民眾應引以為鑑,在買賣過程中審慎留意購屋常識,以確保自己的權益。

廣告內容不實 可要求解約

太平洋房屋行銷部表示,廣告是契約的一部分,若廣告內容不實的話,將影響房屋的價值,民眾可以要求解除契約。而依據消保法規定,建商對消費者的義務,不得低於廣告內容。預售屋代銷業者常用五花八門的促銷手段,製造買氣旺盛氛圍,吸引民眾上門。消費者務必理性冷靜,確實審閱契約內容,不可輕率立約。不動產最多的品質爭議,以「房屋漏水」、「施工瑕疵」最典型。太平洋房屋副總經理李珠華建議民眾要勤做功課,因為任何事後的補救,都無法完全補償消費者在金錢與精神上的損失。

另外,關於「隱瞞重要資訊」爭議,常發生於房屋是否曾為兇宅、是否被建管單位判定為危險建築等,。因此購屋前不妨訪查附近里鄰,弄清楚房屋轉售原因,並實地勘查鄰近房地狀況,才不會吃虧。如果發現建案價格低於鄰近建案太大,先不要沾沾自喜,因為很可能買的是工業住宅,而非一般住宅,民眾購屋應該跟建商索取使用分區證明或要求提示都計圖,就可一目了然。

消保會提醒,消費者委託房屋仲介業者購屋時,應要求業者製作「不動產說明書」,記載建物相關的瑕疵。因為「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規定,「不動產說明書」也是買賣契約的一部分,消費者千萬不要讓應有的權利睡著了。

(本文由太平洋房屋提供)